牵手红袋鼠六年成功路 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家长赞誉

2013年06月28日11:37  《球迷》报 微博

  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是由著名的小学教育专家王希萍校长在成功创办了天津市名校岳阳道小学、逸阳小学之后,创建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小学。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学校继承天津市岳阳道小学、逸阳小学优良办学传统,坚持面向全体,和谐互动,合力育人;培养全面发展、彰显特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得到家长赞誉及社会认可。

  学校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及优化的校园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参加国家规定的评价和督导。学校定期与国际友好国家学校进行交流,全部执行双语教学,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面向全市招收适龄儿童入学。

  今年已经是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与全国红袋鼠国际象棋培训工程牵手的第六个年头。全国红袋鼠国际象棋培训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的正式推广项目。

  “我们最深的感触就是这项事业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受益终身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曾经有过很多的苦辣酸甜,毕竟这么多年走过来,有过成功的喜悦,也难免会有迷茫、困惑的时候,但最终我们都坚持走了过来,真正看到了我们的学生通过国际象棋的学习受益过程。”对于“红袋鼠”进校园,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的杨乃容校长感触良多,说起国际象棋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杨校长更是滔滔不绝。

  “从2008年开始,我们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荣幸地入选了红袋鼠工程,既然成为国际象棋人才培养基地校,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孩子在接受培养的过程中真正受益。我们和红袋鼠工程合作,大家取得共识,这件事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学校方面很重视与红袋鼠国际象棋培训工程的合作,从一年级开始就面对所有学生开设国际象棋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孩子的素质教育上,让他们得到全方位培养。这六年来,我们的确是这么做的,真正做到了普遍开课、普遍培养,一个孩子也不落下,不仅仅是把国际象棋当做兴趣小组的一项活动。”

  “我们每个年级,每周都会专门拿出一节课来对学生进行国际象棋培训,并且是有教材、有大纲的教学。通过棋课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从去年寒假开始,我们承办了两届全市逸阳杯红袋鼠国象培训工程比赛,我校学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暑假,我们还要办第三届逸阳杯比赛。”

  “之前的两个寒、暑假,我们都各办了一期逸阳杯国象比赛,参赛选手来自全市各学校,报名参赛者达到200多人,最后结果,每个年级的一等奖都是咱们学校的选手,这说明了这些孩子们真正在棋艺上有所收获。孩子们的学棋兴趣自然就高,真正能够努力去学。”

  “对于国象进校园,家长们反映非常好。在参赛的时候,家长们积极性特别高。比赛期间,一天要赛九轮,一早晨家长就把孩子送来,一场接一场地比。中午用餐,家长都为孩子提前准备好,我们还专门提供出教室,供孩子、家长休息。到寒假的时候,参赛棋手就更多了,最后除了一个年级外,其他年级的一等奖还都是我们的选手获得的,说明我们巩固了成绩。”

  “在和红袋鼠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安排课程,老师们都非常配合,大家按要求走,全力搞好各班的基本培训。正是由于这种规范性,学生们的棋艺提高得很快,成效非常显著。加上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带学生来培训。”

  “除了正常课程,我们每周五还有兴趣组活动,把各年级相对优秀的一批孩子再进行培养,使他们得到再提高。这样的兴趣小组,每个年级都有,同样由红袋鼠的老师们进行高水平深入培训,从而做到从普及到提高,再通过竞赛发掘苗子。这些孩子们学棋的时间多了,学的内容更深了,兴趣也更浓了。”

  “在学棋方面,最有说服力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海岚棋,他已经获得了中国国际象棋协会颁发的一级棋士称号,获得过红袋鼠工程2001年组慢棋组全国冠军、第一届秦皇岛全国国际象棋公开赛暨第四届‘华源杯’全国国际象棋公开赛业余男子组亚军等多项佳绩。这个孩子的学习非常好,有时外出比赛耽误了一些课程,海岚棋都能很快地补回来,一直以来,他的学习成绩都挺好。”

  “作为国象进校园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国象训练对孩子思维的训练及全面发展的益处。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方面,那些下棋下得比较好的学生,学习也一定好,还真没有一个学习不好的。而且这些孩子参加其他活动也积极,也是通过下棋锻炼了他们做人,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可以说,学习国际象棋过程中,对孩子们的思维、做人以及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并不像社会上有的人想的那样,孩子天天上课,语数外还忙不过来呢,还学棋有什么用,其实学棋真的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包括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并没有额外加重学生的负担。这一切都是在正常教学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了兴趣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终身受益。”

  杨乃容校长最后说:“其实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越深入做这件事,越感觉到红袋鼠工程项目好。老师有个认识、理解的过程,从最初的不理解到认可,最后到信赖,大家都有个磨合的过程,包括红袋鼠老师对孩子教棋的过程,甚至包括上课的模式,都有一个过程,最终达到孩子们能够主动坐下来下棋,静下心学棋,即便是像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难免活泼好动,但当他真学进去,产生了兴趣之后,他自然会把心思放在棋上,主动地去学习了。”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于港 摄影 张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