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刘翔,不是姚明,不是李娜,更不是什么商界精英或者网络大亨,去年初当“中国崛起”这个主题被热炒的时候,《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纪思道却选择侯逸凡(微博),作为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一张代表性面孔。
巧合的是,当纪思道的专栏文章在《纽约时报》发表一周以后,侯逸凡就在国内体坛风云人物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非奥项目运动员奖。而且在今年初,侯逸凡又成功蝉联了这一奖项。纪思道认为,侯逸凡的成功反映出中国在加大国内教育及民生投入和扩大机会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也是中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发挥巨大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其实纪思道所关注的侯逸凡现象,只不过是非奥体育项目在中国崛起过程中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与侯逸凡这个典型个案不同的是,全国体育大会更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国内非奥项目发展的整体风貌。自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体育大会以来,至今这个属于老百姓的体育盛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成为“体育惠及民生”的典范。
经过十年的改革与发展,2010年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合肥举办时,已摒弃了单纯办赛的理念,创造性地设置了赛、展、论、游四大板块,亚太群体协会副主席辛格在实地观摩后盛赞四体会体现了“全民体育”的精神。在这个舞台上体育不是少数人的体育,广泛的参与性更好地契合了体育惠及民生的内在诉求。
十年来,“体育惠及民生”的政策追求,不仅让一场场体育盛会成为人民群众的节日,而且也使得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非奥体育运动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台球为例,伴随着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台球房,世界台球运动的中心在近十年中逐渐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从2012到2013赛季开始,在世界斯诺克协会的总共11站顶级排名赛中,中国占据5站,而英国仅剩3站。
与此同时,武术、围棋、象棋、棋牌、国际跳棋、登山、保龄球、龙舟、健美操等诸多非奥体育项目的国内群众参与度及国际影响力,也都一直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非奥项目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