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成欧洲弃儿只能自娱自乐 前7豪强仅国米旧帅1明星

2013年06月21日17:07  足球

  记者张恺报道 莫里尼奥:“骡子跑得再快,也变不成马。”

  热那亚老板普雷茨奥西:“马再差劲,也退化不到驴。”

  第一句话是魔力鸟执教国米[微博]时期,送给时任那不勒斯教练马扎里的。第二句话是前年此刻热那亚聘用马莱萨尼,以其上世纪率领帕尔玛斩获联盟杯为依据加以赞赏的。驴、骡子、马的物种蜕变游戏,为我们敞开一扇联想的大门,仿佛对今日意甲教练半高不低、悬空生存状况的准确而娱乐化写照。

  以历史威名、亚平宁足球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成就而言,这里联赛的教练理应在欧洲重心圈内,是奔腾的骏马。但真把他们拿出来放到境外比武的擂台上,输多胜少,且走向难再辉煌的死胡同,处在骡子和驴的相互转换中,跑不动。

  当然,有个前提,我们说的是新一代在本国发展的教练,不包括留洋或赋闲的7位一级名帅。安切洛蒂、里皮、卡佩罗、特拉帕托尼、曼奇尼、扎切罗尼、迪马特奥,这7位至少有一个重心国联赛冠军或洲际冠军的代表人物,与祖国的联系已越来越少,他们多数人干脆直截了当表达对回国执教的抵触,如里皮、特拉帕托尼。而接受回国工作的人,又因待遇、条件的根本性限制,没法再接地气,比如罗马邀请的曼奇尼。他们的野心及自我定位,属于欧洲前沿范畴,高规格大目标,已领先当今意甲千里之遥。这些名人的心态,要比任何成绩指标更能说明意甲与洲际先锋足球的脱节。

  欧洲链条局外人

  弗格森、莫里尼奥、瓜迪奥拉,三位这个时代的教练掌门人,统治范围、力度均已覆盖萨基、卡佩罗、里皮所引领的意大利那一波潮流,3人同一个夏天的流动带动着欧洲格局的变迁和教练岗位的洗牌,意大利不免成为这个大环境中的从属国。

  但,意大利个体与英西德法4个列强存在着本质差异,意甲教练的变动与欧洲顶级教练的高位游动关系甚少。爵爷、狂人、瓜帅直接牵引着英西法德4国豪门,轨迹中不牵连亚平宁,3帅4国的富人游戏,其出发点便是把意甲踢出圈,不带你们玩。

  蝴蝶效应的结果,意甲当然也受益,从切尔西[微博][微博]拿到贝尼特斯,不过应该看清,阿布本来就在短暂利用贝尼特斯,莫里尼奥来不来,拉法都注定被宰。至于罗马从里尔拉来加西亚,则与上述一流游动毫不相干,属另一层级的局部换人。

  可以说,意甲只是在欧洲范围的空前转会链中被动地吸收了间接的果实,自始至终没有主动参与过,也无力参与。他们对安切洛蒂、曼奇尼、贝尔萨的打探,瞬间而轻盈,刚开头便煞了尾。他们是游戏的旁观者,站在圈外静候,捕捉豪门剩下的渣滓。但凡有点名气的教练,只要在他处有饭吃,就不会来意甲。俄罗斯、阿拉伯国家、中国,从企业战略和薪资回报的角度,都好过意大利。

  与欧洲相比,意甲的板凳变迁只能算国家级的,主题为内部流动。不管欧洲舰队换不换,意甲这几个队都是要换的,取决于与外部环境无关的内在需求,因此动静也不可能大。概括起来,亚平宁3个重要换帅以马扎里一人为线索,他早早宣布脱身,那不勒斯才步入接班人的搜刮,国米才敢于收敛起联赛末段的迟疑,果断解雇斯特拉马乔尼。

  马扎里投身国米,始终被吊着胃口的罗马——都已和马扎里讨论过薪资、打法、引援等实质问题——这才如梦方醒,以食物链最底端的不堪姿态,仓皇进入海选的下一阶段。阿莱格里算作内部流动的一个辅助线索,隐形的,去留关乎米兰和罗马两队教练人选。结果无需再述,把两队的民意折腾得底朝天,然后以朴素到无聊的方式收尾。

  国米罗马换上瘾

  今年的意甲帅位无论横向对比欧洲乾坤挪移,还是纵向比较本国的洗牌,手笔都算小的。尤文、米兰、紫百合、乌迪内斯,联赛排位前5中的4支球队沿用老教练,加之意大利杯得主、意甲欧联杯成绩最好(8强)的拉齐奥也留用佩特科维奇,证实了意甲一流团队的求稳策略。

  说到底还是马扎里一个人搅局,如果他愿意,那不勒斯巴不得把他供奉起来,则意甲下赛季参加欧战的6支球队全部不换帅。说千道万,无外乎一个结论:意甲教练更迭要与欧洲现象割裂开来看待。

  莫拉蒂执掌国米年均一帅,三冠赛季后3年用到第6人,他换帅还能叫新闻吗?罗马同理,美国老板上台后,球队没多大改观,反而换人成了生存常态。球员一茬接一茬,换主席,换经理,换CEO,诡异的外籍教练思路还在起作用,蒙特拉流失的教训根本没让他们反省,安德雷阿佐利场均分直逼卡佩罗执教期也不行,从西班牙的恩里克到捷克的泽曼,现在又轮到法国的加西亚,都以攻势漂亮足球著称,可结果是先把自己攻陷了。

  国米和罗马堕入了乌托邦的怪圈,拙劣的共性是打着国际化的旗号招引一级名帅——莫拉蒂在2011年夏天7次遭拒,今年复制到罗马头上,希丁克、博阿斯、贝尔萨、安切洛蒂、曼奇尼……只有 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加以任务绑架:莫拉蒂当然要冲冠,还是最高级的,罗马要前三争取欧冠,却又拿不出足够钱建队、支付薪水,经理层屡屡上演业余笑话希望教练扮演救世主,不停地退而求其次,接着用换人这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释前一个人的不成功。他们从没有从顶层设计出发改良俱乐部,这方面尤文、米兰、佛罗伦萨、乌迪内斯当是正面典型。

  本土时代情非得已

  莫拉蒂在莱奥之后,被动走回起用本土教练的路线,确是情非得已。他的改变使得意甲传统北方三强连续第三年推出清一色本土教练:孔蒂、阿莱格里和马扎里。前年开始是加斯佩里尼、孔蒂、阿莱格里,去年也只有国米在变:拉涅利换成斯特拉马。

  今日气象,与2007年安切洛蒂、曼奇尼、拉涅利之时只有形似。2009年三强接近全部外教:莫里尼奥、莱奥、费拉拉,尤文当时力邀希丁克遭拒。意大利最具人气、代表性的三强教练变迁,其实就是一部被欧洲一线教练连续抛弃的纪录片,培养本土新秀确有瓜迪奥拉、克劳普的外部作用,但更多源自内部的竞争力缺失。这造就了今日意甲教练草根化的集体现象。

  最大牌的竟是外国人贝尼特斯,唯一的洲际战事过百场(149场)、捧起洲际奖杯的人,本土教练最佳外战成绩还在上世纪,圭多林1997年带维琴察进优胜者杯4强。本世纪最佳为8强,孔蒂、阿莱格里、佩特科维奇都有过。这有点像2010年,意甲的“后莫里尼奥时代”,仍只有贝尼特斯一人坐镇,他是成型的大教练,其余皆在成长道路中。

  但较之3年前踏足意甲,贝尼特斯已有了综合影响力的下滑。于是乎,他才和那不勒斯惺惺相惜。350万年薪虽是意甲最高,但比起国米期的500万英镑近700万欧元,打了对折,足见他本人也在收敛身段。

  意甲前7名中有贝尼特

  斯、佩特科维奇、加西亚3位外教,欲合力推翻孔蒂统治的主题下,也自然萌生出本土VS洋帅的新旋律,这次比2009/10赛季更势均力敌,彼时米哈在卡塔尼亚曾击败过狂人国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