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足坛历史6大战术经典:曼联皇马杰作 如何扳倒米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00:19  新浪体育
足坛历史6大战术经典:曼联皇马杰作如何扳倒米兰

从0比3到3比3 永恒的经典

  新浪体育讯 战术能制造奇迹,扭转场上的局势。英国卫报撷取了一些顶级教练的战术经典,一些令人叫绝的变招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博斯克(2000年欧洲冠军杯1/4决赛,皇马客场3比2曼联)

  2000年春季时,曼联是令欧洲闻风丧胆的强队,他们是冠军杯卫冕冠军,在英超中势不可挡(全年打进创纪录的97球),第一回合前,马卡报的大标题是“我们不怕曼联”,但已显出弱势地位。

  第一回合在伯纳乌,双方踢成0比0,第二回合去老特拉福德,博斯克的变招堪称精妙。首发11人未变,但从442变为352,埃尔格拉后撤成为第三中卫,成为切断黑风双煞联络的关键棋子,而两名边卫卡洛斯和萨尔加多被解放为边翼,在客场大举进攻!

  此举虽然冒险,令吉格斯和贝克汉姆的两翼防守压力减小,但追求客场进球的气势却令曼联始料不及。雷东多、麦克马纳曼和萨维奥组成的中场良好运转,劳尔锐不可当,前60分钟竟以3比0领先曼联。弗格森赛后承认,他没料到

皇马的变阵:“他们以前没打过这个阵型,我猜也许是针对我们才变的,但我们的反应太慢了。”

  乔治-格拉汉姆(1989年英甲末轮冠军决定战、阿森纳客场2比0利物浦)

  当时的形势是,阿森纳必须在安菲尔德客场净胜利物浦两球,才能从对方手中夺走联赛冠军,要知道当时拥有巴恩斯、拉什等人的红军是英格兰的霸主,该赛季从新年至本轮前保持不败,但格拉汉姆完成了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为了两球取胜,格拉汉姆竟逆其道而行之,转攻为守!他增加了后卫伯尔德,改打五后卫,后来在自传中格拉汉姆回忆说:“如果我们早早失球就完蛋了,我的计划是半场时0比0。”可以说,格拉汉姆打的是心理牌,舆论一边倒的看好利物浦,但0比0的时间越久,红军的压力就越大。

  顶住利物浦主场争冠的开场气势,半场0比0,下半时大举压出并早早取得第一个进球,格拉汉姆的计划一步步实现。接下来,利物浦的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发挥开始走样,越踢越保守,最终,阿森纳前锋托马斯的进球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

  弗格森(1990年联赛杯,曼联客场6比2阿森纳)

  别以为弗格森只有吹风机,他还有精密的战术大脑。在本场交锋前,阿森纳的传奇后防坚不可摧,在海布里已经三个月没有失球了,而后来全年38轮联赛只丢18球夺取冠军,但在这一场比赛中,曼联却将这个传奇撕碎。

  弗格森完成了以下战术调整:弃用队长韦伯,用19岁的李-夏普代替,同时将前锋麦克莱尔后撤打右翼,原右翼华莱士顶上锋线。曼联的用意是用突破高手华莱士前提,撕扯阿森纳的后防,真正的杀招是后插上的夏普和麦克莱尔,这些改踢中场的攻击手,是对阿森纳防线真正的打击。

  变招效果惊人。华莱士的突击搅乱了阿森纳的亚当斯、伯尔德等人,曼联头5个球里,他一个人策动了4个,并亲自打进了第6球。夏普的后插上更是犀利,个人上演帽子戏法……和后来主场6比1横扫阿森纳相比,这场客场大捷更是弗格森堪称经典的杰作。

  当然,弗格森有时候靠吹风机就能制造奇迹。曼联客场0比3落后热刺,爵爷进更衣室后只吼了一句话:“你们他妈的难道要被热刺给搞定吗?热刺?!”之后他离开了更衣室,45分钟后,曼联5比3拿下了比赛。

  维纳布尔斯(1996年欧锦赛、英格兰主场2比0苏格兰)

  英格兰的足球文化总是黑白分明,前锋、后卫、中场的界限很清晰,但维纳布尔斯是第一个将复杂位置划分带到英格兰队的本土教练。

  和苏格兰之战,英格兰开场的442没有效果,下半时维纳布尔斯变招,用杰米-雷德科纳普替下中卫索斯盖特,出任三中卫身前的调度者,此时对英格兰阵型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312211,利物浦中场成为了中轴。

  事实证明,这一手令苏格兰难于应对。雷德科纳普踢出了个人在大赛上罕见的优异表现,希勒首开纪录的进球中,他的两次传球调度、给内维尔扯开空档至关重要。由于位置靠后,对方没有人对位盯防雷德科纳普,这给了他充足的空间,一次次从容传球,组织起了英格兰的进攻,这种后撤式组织型中场,在今天已经屡见不鲜。

  但雷德科纳普也有摆脱不掉的敌人,伤病。脚踝伤让他后来退出了本届大赛,利物浦中场的遗憾,最终成为了英格兰队的遗憾。

  布吕克纳(2004年欧锦赛,捷克3比2荷兰)

  荷兰开场时的狂飙骤起,令捷克一度0比2落后,科勒的进球扳成1比2,此时,捷克老帅做出了乘胜追击的变招。

  前25分钟里被罗本突破得找不到北的捷克右后卫格里杰拉,在第25分钟时被换下,攻击手斯米切尔登场,捷克从442变阵352。布吕克纳遏制罗本的思路是,加强中场控球,减少荷兰边锋的拿球时间,后者的威胁自然减小,而荷兰主帅埃德沃卡塔后来用博斯维尔特换下罗本,更是印证并催化了布吕克纳的成功。

  接下来比赛的发展完全进入了布吕克纳的轨道,捷克的5人中场组织严密,完全压制了荷兰人,巴罗什第71分钟扳平,替补斯米切尔终场前2分钟打进致胜球,捷克人的大逆转中,有白发老帅的智慧火花。

  贝尼特斯(2005年冠军杯决赛,利物浦3比3后点球胜AC米兰)

  半场时0比3,贝尼特斯在半场时换人。

  芬南的受伤也许促成了西班牙人的决心,他用中场哈曼换下芬南,利物浦改打352。哈曼的登场,令红军有了专人盯防卡卡,结果上半时异常活跃的巴西人,此后消失无踪。另外,德国人的传球过度,让利物浦的中场串联更为出色,斯米切尔的破门,就是哈曼接球后横传所致。

  比赛后半段AC米兰大举反攻,巴西人塞尔吉尼奥在左翼异常活跃,此时贝尼特斯将杰拉德撤至右后卫,顶住了米兰人最后的变招。可以说,这场被载入史册的决赛不仅是一场过程的经典,也是利物浦主帅的战术经典。

  贝尼特斯在战术上的杰作,有时并不显眼,该赛季带着2比1的比分做客

尤文图斯,舆论一边倒的看好
意大利
人,但利物浦硬是在客场0比0闷杀了斑马军团,当红军挺进过关后,人们才清楚贝尼特斯罕见的变阵三中卫的成效。

  (李普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