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桓:回顾2007赛季三分之二赛程轮胎的表现(2)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13:52 新浪体育
2007赛季的F1大奖赛截止到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二的赛程,完成了总共17站赛程中的11站比赛。在11支F1车队中,无论曾经是“轮胎竞争”年代的米其林合作车队还是普利司通的合作伙伴,他们的22位车手都深刻体验到了今年实施的“单一轮胎商”所带来的考验和挑战,也都从同一起跑线上适应了由“轮胎适应赛车/车手”到“赛车/车手适应轮胎”的观念转变,而“单一轮胎商”普利司通提供两种配方的轮胎,则在这新旧观念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承转前行”的作用。 根据国际汽联和普利司通之间的协议,普利司通将在07赛季为11支车队提供超软胎、软胎、中性胎和硬胎四种的“B字号”干地轮胎,每站大奖赛,普利司通还会根据举办赛道的特性,为车队有选择地提供两种配方的轮胎。 在已经进行了的11站F1比赛中,普利司通为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欧洲站提供两种配方的轮胎是软胎和中性胎;为马来西亚、巴林、西班牙、英国提供的是中性胎和硬胎;为摩纳哥、加拿大、匈牙利站提供的是超软胎和软胎。 下面让我们在11站大奖赛中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西班牙、摩纳哥、英国、欧洲、匈牙利等七站赛事,对轮胎的表现给予回顾: 相关链接:阿桓:回顾2007赛季三分之二赛程轮胎的表现(1) 第五站:摩纳哥大奖赛(5月27日) 前三名:阿隆索 汉密尔顿 马萨 轮胎提供:软胎 超软胎 选用战术:一次超软胎选用 摩纳哥蒙特卡罗赛道是一条狭窄、多慢弯和急弯的街道路面赛道,较光滑路面虽然磨损程度显得不怎么高,但后胎出慢弯时的磨损率要过高于前胎。整个赛道的抓地力主要是依靠软胎留在赛道路面上的橡胶颗粒来给予相应的提升。 蒙特卡罗巷战所提供两种配方的轮胎是超软性和软性。本赛季普利司通第一次推出的超软胎虽然配方最软,比赛中轮胎即使在赛道比较高温度的条件下,胎的退化性还是有着相当的延迟,性能的保持度几乎与软胎接近,而且还便于车手的操控。在之前的里卡德进行的两天试车过程中,超软胎的耐磨性和耐久性也已经被试车的车手所认可。 在蒙特卡罗完成比赛的18位车手中,采取二次进站策略的有8位车手:7位车手的轮胎战术是“软性-软性-超软性”,1位车手是“超软性-软性-超软性”;一次进站策略的有10位车手:9位车手轮胎战术是“软性-超软性”,1位车手是“超软性-软性”。在获得比赛积分的前8名车手中,有7位车手在06赛季没有使用过普利司通轮胎。比赛中,多项组合的轮胎战术使软胎和超软胎优异的耐久性尽显无疑,这也直接地表明普利司通推出的超软胎取得的预期性的成功。 第九站:英国大奖赛(7月8日) 前三名:莱科宁 阿隆索 汉密尔顿 轮胎提供:硬胎 中性胎 选用战术:一次中性胎或硬胎 英国银石F1战役是前9站中车队典型运用轮胎战术取得胜利的例证。轮胎战术不该局限于简单轮胎的N种组合、赛车的N次进站换胎的过程,还包括对轮胎的胎压设定、计算进出站时机等多方面的整合。 银石赛道有16位车手完赛,其中包括汉密尔顿、宝马和雷诺车队在内7位车手的轮胎战术是“硬性-硬性-中性”,法拉利和威廉姆斯车队的4位车手是“中性-中性-硬性”,阿隆索是“硬性-中性-硬性”,本田车队2位车手是“中性-硬性”,还有2位车手是“硬性-中性-中性”,使用“一次中性”的车手比“一次硬性”的要多出2位。从以上反映出的5种不同的轮胎战术情况来看,莱科宁以及迈凯轮的汉密尔顿和阿隆索使用轮胎战术是不相同的。中性胎在银石赛道上不仅表现出耐磨性高的特征之外,出色性能的发挥体现在车手最快圈速的创新。在第17圈,使用中性胎的莱科宁创造了1分20秒638的最快圈速,这个成绩比去年的1分21秒599的最快圈速快了近1秒。而硬胎的相对稳定性,让莱科宁在与汉密尔顿和阿隆索为争夺胜利展开的激烈角逐中,最终赢得了“二连冠”。 第十站:欧洲大奖赛(7月22日) 前三名:阿隆索 马萨 韦伯 轮胎提供:软胎 中性胎 选用战术:雨胎、半雨胎、软胎、中性胎 在德国纽博格林赛道上进行的F1欧洲大奖赛,是11站中唯一的雨战,也让普利司通的干胎、半雨胎和雨胎有机会纷纷登场。 当比赛开始半圈刚过,一场瓢泼大雨光临纽伯格林赛道,让各车队赛前指定的选用轮胎战术和比赛策略被彻底打破了,赛前普利司通为欧洲站准备了软胎和中性胎。由于比赛过程时雨时晴的天气,不仅使得干胎、半雨胎和雨胎一起登场出现在长达5.15公里、比赛圈一共是60圈的纽伯格林赛道上的同时,还令许多车队在选择雨胎还是半雨胎或干胎上颇感头疼,比赛画面不仅出现湿滑的赛道上巴顿、苏蒂尔、汉密尔顿、罗斯博格、斯彼得、里尤兹等六部赛车先后失去控制冲上一号弯道的缓冲区的情景,而且还出现无雨变干的赛道上,雨胎和半雨胎的同时使用,车手已经不能像以往那样在干燥天气的比赛中使用软性胎了的状况。欧洲站的雨天搅局,让莱科宁在纽博格林赛道无法破除不胜的怪圈而无缘“三连冠”,也使得汉密尔顿遭遇因故障造成爆胎的魔咒,丢失了连续10次登上颁奖台的机会。 普利司通赛车运动部赛道工程主管范德格林特是这样评说欧洲大奖赛的,“从始至终都是一场令人兴奋和富有戏剧性的比赛。天气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除软性胎外所有普利司通轮胎的表现。在干燥情况下中性胎始终表现稳定,没有出现任何故障。第一场大雨有点出人意料而水量也超过半雨胎应对的能力。在那种情况下雨胎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也很难评价轮胎的表现。在第二次大雨后的最后几圈中,我们可以看到雨胎是正确的选择。” 第十一站:匈牙利大奖赛(8月5日) 前三名:汉密尔顿 莱科宁 海菲尔德 轮胎提供:软胎 超软胎 选用战术:一次超软胎(除科瓦莱宁“一次软胎”的选用) 匈牙利亨格罗林赛道一共有14个弯,是2007赛程中速度第二慢的赛道。比赛中使用的软胎和超软胎,是普利司通所宣布本赛季轮胎提供方案中使用超软胎的最后一站。 虽然都是软胎,超软胎的抓地性能更好的特点可以让赛车获得更快的速度。针对这个问题,绝大多数车队都在前两个比赛跑圈时段使用软胎及“一次超软胎”的轮胎策略。 虽然匈牙利站期间遭遇“间谍案”阴云笼罩的同时,还发生了阿隆索的“阻挡事件”。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车队对比赛策略的制订与执行。在22辆赛车中,共有18辆赛车以软胎来对应发车起步比赛的开始。在获得积分的前8名车手中,只有第8名科瓦莱宁1人使用“超软性-超软性-软性”战术,其余7位车手采取的是“软性-软性-超软性”出战。 在完成比赛的18辆赛车中,有14辆赛车采用二次进站,二次进站策略成为比赛的主流。获得比赛第三名的海菲尔德(是本赛季第二次登上颁奖台,前一次的登台是在加拿大站获得第2名。)和第五名的库比卡以及第七名的威廉姆斯车手罗斯伯格是三次进站的执行者。 从宝马车队两位车手取得前五名的事例证明,无论采取二次进站还是三次进站策略,车手都有可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比赛成绩,这也突显了软胎稳定性在比赛中的卓越表现。获得第2名的莱科宁采用与获得第1名的汉密尔顿相同“软性-软性-超软性”的轮胎战术,在超软胎跑圈比赛的阶段中,以1分20秒047的成绩创造了普利司通Potenza 轮胎在F1比赛中第110个最快圈速,超软胎性能的优异表现有了进一步的验证。 综上所言,普利司通作为07赛季的“单一轮胎商”,11站的轮胎提供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反观各车队对普利司通轮胎性能的认识程度,通过三分之二的赛程实战有了一种完全的认同感和适应性,“轮胎适应赛车/车手”的观念也完全成为了过去式。(完 阿桓/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