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到扛旗!王霜时代刚开始 留洋光鲜背后压力太大

新星到扛旗!王霜时代刚开始 留洋光鲜背后压力太大
2019年06月26日 16:18 澎湃新闻
王霜遗憾错失机会。 王霜遗憾错失机会。

  来到女足世界杯的赛场,王霜的表现没有满足她对自己的期待。

  当八分之一决赛的终场哨声吹响,王霜在场上低头痛哭,不甘都融在泪水里,滴在法国的草地上。

  事实上,在世界杯打响前,王霜就已经成为了聚光灯下被期待的那一个。留洋大巴黎的高光、夺得亚洲足球小姐的荣耀,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一颗明星的诞生。

  但与之相伴的,还有王霜从未体验过的压力。这一年来,王霜的脸上多了疲惫和沉重,这是她走上这条道路的代价,但不会成为她停止前进的原因。

王霜为中国女足带来了希望。王霜为中国女足带来了希望。

  从新星到扛旗之人

  这已经是王霜第二次站上世界杯舞台了,上一次带领中国女足执教世界杯的,还是土帅郝伟。

  在郝伟之后,这支球队又经历了三位教练:法国人布鲁诺、冰岛人约埃尔松、土帅贾秀全,而在球队的变动当中,王霜一直在稳定地进步着。

  2015年世界杯上,她只是个被带出来“见世面”的小替补,并没有实际为比赛起到太多贡献,毕竟那一年,她也才刚刚年满20岁。

  但正应了那句俗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世界杯后,法国人布鲁诺接过了教鞭,王霜很快便崭露头角。

  2016年奥预赛前的热身赛上,王霜就因为在热身赛攻破美国队球门而得到关注,随后的奥预赛上,她更是一跃成为了“关键先生”。

  奥预赛前四场比赛,她三场首发,第二场对朝鲜一战,正是她在最后时刻的点球把中国队拉离了悬崖,让球队得以扳平比分,随后完成了时隔八年重返奥运会的目标。

王霜和内马尔合影。王霜和内马尔合影。

  从那之后,王霜一步步成为国家队绝对核心的道路,显得自然且顺理成章。

  里约奥运进入八强、亚洲杯3场4球帮助球队获得季军、亚运会6场6球帮助球队夺得银牌……

  如今,王霜俨然已经成了中国女足阵中知名度最高的球星。凡是关于中国女足的新闻,在评论区总有人提到她的名字,并对她的出场或缺阵评头论足。

  从不到18岁时就代表中国女足出场,到如今24岁成为球队中坚,成为国脚六年多了,王霜所走到的“地位”,或许连她自己也没有预想到。

  而这一切,要感谢她去年所做出的那个决定:留洋。

  事实上,早在中国女足主帅还是布鲁诺的时候,王霜就曾得到过阿森纳女足、曼城女足等海外知名俱乐部的邀约,但由于当时布鲁诺严令禁止国脚留洋影响国家队集训,留洋这个选项只能作罢。

  直到中国女足进入贾秀全执教时期,王霜这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欧洲梦”。

王霜留洋大巴黎。王霜留洋大巴黎。

  留洋,荣耀和压力

  其实在加盟法甲大巴黎女足之前,王霜在19岁时就有过留洋经历——2013年她曾去到韩国联赛踢球。

  但那段经历对于王霜来说不算太美好。她去了半年多后就遭遇疲劳性骨裂,最后不得不休养了半年多的时间。

  除此之外,韩国联赛和欧洲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时韩国女足联赛只有7支队伍,现场观众同样寥寥无几,俱乐部的球衣还是从网上买的。

  而等到2018年8月加盟大巴黎女足,王霜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天壤之别”。

  “医务总监带我来到了队员医务室,特详细地问了我十几个问题,连最后一次去医院清洁牙齿是什么时候都问。我笑了,在国内从没有问过。牙齿跟踢球有啥关系?原来牙齿的神经会关系到心脏。”

  而除了完备的医疗之外,欧洲女足的关注度更让她激动。条件良好的比赛球场,能够突破万人的现场观众,这一切,都是她在国内踢球时很难见识到的场景。

王霜在大巴黎“技术扶贫”。王霜在大巴黎“技术扶贫”。

  首秀进球、欧冠进球创中国球员历史、各项赛事23场比赛8球10助攻……从数据上看,王霜的留洋之路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

  但就在这光鲜背后,压力如影随形。

  武磊留洋西甲有翻译给自己服务,留洋法国的王霜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面对完全不通的语言环境,她只能在尽量学习外语的同时,绞尽脑汁去“猜”。

  “语言不同,又是一个陌生的状态和环境,所以心理方面还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每天处在一个听不懂的状态,其实挺死脑细胞的,每天都得聚精会神地去揣摩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她在此前接受《VICE》采访时坦言。

  事实上,除了表面的风光之外,王霜的法国生活并没有那样的亮丽。工资相比国内能拿到的百万年薪只有一半,还得自己花钱租房,每天公交+步行前去训练,回到出租屋还得自己解决餐食,这就是王霜的日常。

  与此同时,当她在场上不断贡献进球助攻时,媒体的关注也骤然而来,带来了她从未体验过的压力。“真的没那么容易。”她对澎湃新闻记者坦言。

王霜拿下亚洲足球小姐。王霜拿下亚洲足球小姐。

  疲惫和迷茫

  中国球迷对于“留洋”有一种特殊的执念。

  从杨晨、孙继海、郑智、范志毅,到张玉宁、武磊,人们总会因为有中国球员在海外联赛表现出色而倍感“长脸”,而王霜,就这样走到了风口浪尖。

  从王霜在大巴黎惊艳亮相开始,每一次她的出色表现都能在中文媒体上掀起一阵狂欢,直到去年底加冕亚洲足球小姐,这场“庆功会”达到了顶点。

  新华社将她称为重振中国女足辉煌的开始,《人民日报》说她“让人们在中国球员身上体味到久违的荣耀”,而其它媒体以及球迷的称赞,更是充斥了整个网络世界。

  球迷得意于王霜留洋法国是去“技术扶贫”,但她自己要面对的,却是很多时候连训练安排都听不懂的尴尬,这份压力,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去承受。

  家人也去法国和她一起待过一些时间,但总不能一直住在法国。比赛越踢越多,关注度越来越大,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好像没有了退路,只能一直往前走。”

  但人们总在期待她能做到更多。

  今年的女足世界杯,是王霜第一次以主力身份站上世界杯赛场,有了在大巴黎女足留洋出彩的背景,球迷对于王霜的期望是巨大的。

  但与此同时,她要面对的却是留洋和国家队之间“两头跑”的疲惫。

  今年的在梅州和武汉的两次女足邀请赛,她都从法国赶回来参加了,哪怕她因此要面对11天内奔波两国连打4场比赛的超级“魔鬼赛程”。

  而相比于球迷一边倒的盛赞,中国女足主帅贾秀全对于王霜却一直都是严厉的形象。

  由于担心王霜在法国训练强度不如国内,他一直在提醒王霜不要放松体能训练。同时,他也需要王霜在不多的回国机会中,尽量多的和球队进行技战术磨合:

  “(对)王霜说得也最多,骂得也最多。对她有压力,同时更多的是在鞭策她往前走,怎么更好更合理地把自己特点发挥出来。几乎都是刺耳的话。”

王霜庆祝进球。王霜庆祝进球。

  世界杯年,她咬牙扛了下来

  贾秀全对王霜的严格,在世界杯的第一场比赛后引来了广泛争论。当时王霜状态不佳未能首发,下半场替补上场后也表现低迷,赛后发布会上,贾秀全抛出了“不需要球星,而需要团队”的一番话。

  赛后接受采访时,王霜也眼含热泪,但她依然感谢了贾秀全给自己出场机会,“不管是10分钟还是20分钟,只要踏上球场我就会拼尽全力。”

  对于贾秀全来说,这样的批评或许只是他激励队员的一种方式,王霜也在此后的采访中支持主帅,将其比作“严父”,就此渡过了一场风波。

  而对于王霜来说,一场比赛表现不佳的打击,不会将她击倒。

  从小到大,王霜的就是身边人眼里一个“倔强”的女孩。从小她就和男孩子一起踢球,由于出色的表现常引来包夹甚至犯规。但启蒙教练说她“天不怕地不怕”,“越是困难越是挑战。”

  从小带她踢球的哥哥则说她是“扛得住”的人,要是觉得训练不够,还要自己加练,不然她会自己担心自己没有练好。

  为了中国女足的大赛任务,王霜这一年是咬牙挺过来的。年初她就遭受左脚踝伤病,这和她欧洲国内的来回奔波不无关系。

  但在那之后,她继续着这样的节奏。和国家队合练不够,她也着急,于是撑着也要珍惜好每一次训练比赛。4月的武汉四国邀请赛后她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场上更多专注于比赛,所以在疼痛方面也没有想得特别多。”

  这一段时间的王霜,脸上是挥之不去的疲惫,一直到了世界杯小组赛前,她还强撑着腰伤打了和法国队的热身赛。

  好在,在世界杯首战的低迷和争议过后,随着比赛的进行,王霜终于逐渐找到了状态。

  在中国女足名将、央视解说嘉宾王丽萍看来,对阵意大利女足的八分之一决赛,是王霜本届世界杯发挥最出色的一场。她在前场奔跑、拼抢、打门,一次次送出有威胁的传球……球迷终于看到了最想看到的那个她。

  但有时候,现实就是那样的残酷而不讲道理。中国女足能压制对手,却输掉了比赛。背负着期望的王霜,只能接受中国女足史上首次参加世界杯未入八强的结局。

未来,还在王霜手中。未来,还在王霜手中。

  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世界杯开始前,王霜在《球星看台》上发布了一篇长文,讲述了此前面对许多媒体都没有讲述过的自己的过去。

  亲生父母早早离婚离开、由姨父姨母抚养长大、刚刚12岁就离家参加足球训练营、教练对她的习惯性批评……人们这才看到,这位光鲜亮丽的球星那脆弱的一面。

  看到王霜一路走来的种种经历,人们似乎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位球场上霸气外露的攻击手,在场外却显得安静而内向,为什么面对种种外界的压力,她选择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小时候,曾有教练评价她“在场上不够动脑子,不知道怎么走位,不看球”。但现在,她已经成了中国女足最具灵性的球员之一。贾秀全对她的评价是“大脑型球员”。

  而那些打击和不太美好的过去,也造就了如今这个不愿服输的她。事实上,在此前留洋韩国之时,王霜之所以会遭遇左脚踝疲劳性骨裂,就和留洋踢球加上全运会、足协杯和国家队集训的连轴转有关,如今她又遭遇了类似的难关,但每次出现在媒体面前,她没有一句抱怨。

  留洋出发时,她的行李箱里带着同乡前辈、网球传奇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临行前她没有要很多人去送行,因为怕自己会难受,于是决定一个人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因为到最后,她还是爱着足球,就像她在自己文章中写的那样,“每次站在球场上,感觉是一种解脱。踢球的时候,我似乎就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还是会听到质疑的声音,说我没有足够的天分。这些声音直到今天还是激励着我,让我想要证明给那些质疑我的人,他们是错误的。”

  她已经证明得足够好了。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