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战暴露国足整体弊端 多数据领先带给国足信心

2016年09月05日11:19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国足从中韩战中收获信心国足从中韩战中收获信心
国足从中韩战中收获信心国足从中韩战中收获信心

  稿件来源:足球报 记者陈永报道

  尽管中韩之战已经过去了四天的时间,但对于整个12强赛来讲,中韩之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也对中韩之战的各项数据进行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解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韩足球之间的差距,也寻找到了我们信心的来源。

  最大的差距是整体

  毫无疑问,整体是中韩足球的最大差距,在近期包括俱乐部在内的三次中韩对抗中,都体现了清晰的整体差距,不管是上海上港逼平全北现代,还是鲁能客场1比3不敌首尔FC,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场中韩大战,中国队先丢3球后连扳2球,最终2比3遗憾告负。

  最能体现整体作战能力的其实就是控球率,本场比赛,中韩控球率之比是33%对67%,也有其他数据来源显示韩国队控球率接近70%。如何评价这一数据 呢?鲁能客场对阵首尔FC,控球率是38%对62%,鲁能整体表现似乎更好于国足。再来看中超比赛,一方控球率少于40%的比赛已经不是很多,此前一场是 排名第二的苏宁对阵倒数第一的亚泰,控球率比是61.5%和38.5%。

  中国队控球率低和中国队开场主动选择保守有极大的关系,这是显而易见 的事情,因为中国队在上半场的控球率一度只有27%。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场中国队一度有将近10分钟的时间(75到85分钟)控球率超过韩国,期间甚至达 到70%的峰值,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中国队打进了2个进球,实际上,从70分钟到第90分钟,是中国队打得最好的一段时间。

  如何评价这段时间 中国队的表现,是很多人纠结的事情,有人为此振奋,有人觉得是偶然现象,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我们其实应该有谨慎的乐观,尽管这段时间中国队证明自己可以打 出出色的表现,但马加特的一句话确实值得我们考虑,他是从韩国队的角度解读最后20分钟的:“中国队下半场下半段踢得很好,我们可以看到当像韩国队这样的 强队出现松懈时,也会给对手很多的机会,中国队是有机会把比赛扳平的。”所以,客观谨慎地看待最后20分钟,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以控球率为 标志,中国队的其它反映整体性的数据也全面落后,比如传球数对比是200:521(上半场是可怜的89:319),传球成功率是54%:86%,一项防守 数据也能够证明球队整体性,这便是拦截,中韩对比是10:16。实际上,另外一项数据更值得关注,这场韩国队主导的比赛,韩国队犯规竟然21次,而中国队 犯规只有13次,这反映了韩国足球彪悍的一面,问题的关键是,尽管犯规超过中国队50%,但双方红黄牌数相同,这说明韩国足球的彪悍和粗野并不相干,这其 实就是韩国足球一贯的特点。

  其实,整体性也离不开个体的出色发挥,中国队总体身价1337万欧元,而韩国队总体身价达到了5792万欧元,其 中孙兴慜一个人的身价就达到了2500万欧元,在比赛中,孙兴慜接球次数41次,关键传球3次,传中5次,突破4次,而中国队各项最高数值分别是接球次数 13次(黄博文)、关键传球2次(张琳芃和蒿俊闵)、传中5次(黄博文)、突破1次(只有三人孙可、吴曦和赵明剑)。

  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中韩之战最大的数据差反而是突破,中韩对比是3:13,这表明了两点,其一是中国队缺乏个人作战能力强的球员,比如突破能力强的球员如于汉超受伤,姜宁替补,速度快的刘彬彬未在球队之中。其二则是缺乏了整体,个体其实也很难有太好的发挥。

  中国队需要总结的一点是左右路严重的不平衡:本场比赛,韩国队左中右三路进攻比例分别是43%、23%和34%,中国队则是25%、29%和46%,中 国队左路进攻表现糟糕,进攻更集中在右路,张琳芃、黄博文都倾向于右路,孙可的平均站位也更接近中路而非左路。而两个关键的换人,赵明剑是右后卫,蒿俊闵 也比较倾向于右路。

  相反,在左路,任航的状态显然是一个大问题,这导致他无法在进攻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防守端也遭遇了大麻烦,然而,左路的问题并不容易解决,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中国足坛都很难找到非常优秀的左后卫人选。

  信心来自于哪里?

  最后20分钟的绝地反击,尽管没有能够追平比分,但连续打进2个进球并且有多次扳平比分的良机,让中国球迷看到了希望,在那一刻,有的中国球迷在歇斯底 里地呐喊,有的已经泪流满面,中国队没有失去希望,这就是最让人欣慰的,这个希望不仅仅是出线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中国队的能力。

  那么,在数据上,我们能够收获怎样的信心呢?

  在整体性解读上,我们看到控球率韩国队2倍于中国队,传球次数2.6倍于中国队,传球成功率1.6倍于中国队。然而,在如此巨大的整体性差距面前,中国队一系列数据反而非常亮眼,和韩国队不差上下,这,其实就是中国队信心的来源。

  首先看进攻方面,射门次数、禁区内射门次数、关键传球次数、攻入30米区域次数,以及前场任意球次数和角球次数是最能够反映进攻质量的,这几个方面的数 据往往直接决定了比赛的结果。对比来看,中韩双方,射门次数对比是12:14(也有数据显示13:13)、禁区内射门次数是9:9持平,关键传球是 9:11,攻入30米区域次数是20:22。在定位球方面,前场任意球次数是9:9,而在角球方面,中国队竟然获得了5:1的对比,当然因为5次角球并不 是太高的数字,所以也算不上太大的优势。

  总体上,在进攻方面,中国队在整体全面受到压制的情况下,创造了和对手同样的机会,即便是完全被压制 的上半场,中国队也获得了至少3次不错的破门机会,下半场,中国队除了打进了2个进球之外,还有3到5次破门机会,这一切,都表明在整体实力的差距之下, 中国队其实制定了非常有效的战术,在这一点上,高洪波体现了他的功力所在。

  防守层面上,中国队数据也颇为不俗,比如抢断,中国队23:9领先,相比于体现整体站位的拦截,抢断更像是刺刀见红,中国队在这个数据方面的绝对领先至少证明了一点:所有的队员都在玩命,都在拼抢,考虑到犯规次数只有13次,中国队单兵防守能力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40强赛上,韩国队8战全胜,除去科威特遭受处罚而判韩国3:0获胜之外,其他7场比赛韩国队进24球,一球未丢,这就是韩国队的实 力,但这一次,中国队打进了韩国队2个进球,韩国队的焦虑也便因此而来。至于中国队的3个丢球,其中2个丢球和状态不佳的任航有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再 进行分析,但这至少证明一点,这便是中国队是有实力和韩国队进行对抗的,只不过此时此刻,中国队也受到了极大的困扰而无法展现全部的实力。

  足 球的世界之所以奇妙,就在于哪怕是一支弱队,也可以创造击败强队的奇迹,更何况中国队并非弱队,中国国家队的队员在快速壮大的联赛中还是得到了明显的锻 炼,虽然和留洋欧洲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但球员的进步,以及执行技战术的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这就是在技战术层面,我们可以收获的信心。

  实际上,这个层面的信心,比单纯的拼搏带给我们的信心更重要,毕竟,足球还是靠技战术体系说话,单纯的拼搏并不能解决一切。

文章关键词:国足黄博文韩国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