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一堆谜题:外援该不该限制 裁判问题如何解决?

2013年04月02日08:07  沈阳日报

  新赛季关注度空前、联赛赞助翻了数番,新人涌现不断……刚刚结束的2012-2013赛季CBA[微博]联赛,看上去很美。不过静心思考,各队的外援“依赖症”越来越严重,裁判问题越来越突出……。

  外援该不该限制?

  马骋:CBA最近几年越来越火,这和高水平外援的加盟密不可分。不过姚明看不惯了,公开批评,各队过于依赖外援,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打压。

  张连杰:外援成为比赛的主导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土球员的积极性,也阻碍了球队本土“领头羊”的出现。因为中国篮球整体水平不高,这就造成外援的“天赋”在我们联赛中显得太高,国内球员过于依赖外援。

  马骋:谁都明白外援让联赛变得更精彩,但是本土球员的能力被削弱了,这是把双刃剑。

  张连杰:外援的作用应该是利大于弊,毕竟没有马布里[微博],没有麦蒂[微博](微博),那就不可能有本赛季的火爆球市。还是要看管理者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如果要限制外援,可以考虑先从取消亚洲外援政策开始。

  马骋:现在约旦的阿巴斯[微博]水平跟欧美外援没什么差别。如果没有阿巴斯,山东队肯定不会杀进总决赛。取消亚洲外援,可以让国内球员多些上场时间。

  裁判问题如何解决?

  张连杰:本赛季CBA裁判问题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八一队和青岛队的常规赛中,因为裁判员的重大漏判,导致青岛队员提前返回更衣室,影响恶劣。中国篮协罕见地公开处罚了裁判。

  马骋:造成裁判现状的原因较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目前CBA没有职业裁判,执法比赛的大多数都是全国的高校教师,属于“兼职”。

  张连杰:其实中国篮协在本赛季开赛前就提出了尝试,设立CBA职业裁判的构想,只是进展缓慢,目前还只是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马骋:外界给出的建议是,尝试CBA部分裁判先职业化,看效果如何,再考虑是否扩大,甚至延伸到整个CBA裁判群体。

  张连杰:篮协对裁判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提高裁判水平的一个保障。本赛季CBA的赞助收入比此前有了大幅增长,篮协对裁判团队的建设、培养和激励投入,都应有相当幅度的提升和相应的制度保证。

  “高中版的杜兰特[微博]

  马骋:这个赛季,王哲林[微博]、丁彦雨航等年轻球员的涌现让人眼前一亮,大批新人的崛起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篮球的未来。特别是福建队的中锋王哲林,在第一个CBA赛季中,数据表现超过了姚明CBA的处子赛季。

  张连杰:不过华丽数据的背后还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福建队本赛季牺牲成绩,保证王哲林的上场时间,对他全力培养,这也让他的数据多少有些水分。

  马骋:这个赛季的新人舞台并不完全属于王哲林。总决赛中,很多人记住了山东球员丁彦雨航的名字。这个身体有点偏瘦、技术相对全面的锋线球员,打出了场均12.8分的数据。不到20岁的丁彦雨航并不能算是一个纯新人,他在上赛季就打了CBA,但场均只有6.9分,而本赛季他得分几乎翻倍,打球的风格也老道了很多。山东队主帅巩晓彬[微博]甚至开玩笑说丁彦雨航是“高中版的杜兰特”。

  张连杰:不过,就像巩晓彬所说,丁彦雨航还只是有些身体天赋,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别把他捧到天上去,让他踏实一点,逐步地成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