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体坛周报:伤江华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12:15  体坛周报

  当日历牌即将翻到2008的时候,陈江华——这个当年被预言“将在2008年奥运会上给姚明传球”的后卫,正在伤愈之后走上东莞的训练场,准备迎来他自己在CBA2007至08赛季的第一场比赛。《纽约时报》记者典型美国式的兴之所致和大笔一挥,看上去已经恍如一梦。

  没有任何的理由说陈江华将会从此一蹶不振,但他的确需要缓慢的恢复,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不谈国家队的一席之地,即使是在宏远占据一个重要位置,陈江华面前也还有相当漫长的路途。李春江早在国青时期就对他颇为器重,但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刘晓宇凭借他的速度、视野、投篮能力和普遍被认可的人格魅力,已经稳稳占据了宏远主力控卫的位置。陈江华复出之后如果能够找回状态,他将可以被期待成为一个上场改变节奏的突击性角色球员。对于一个刚刚伤愈的球员而言,这本来极为正常,但在陈江华当年头顶的光环和外界曾经对他的莫名期待下,让人不胜唏嘘。

  在此时此刻,陈江华和刘晓宇这两个少年后卫的命运就像划出了一道分界。陈江华的多舛,与偶然出现的伤病有关,也与命运里的注定有关,一个无论在身体、心理、心智、思维、文化积累上都还需要时间的孩子猝然被推到第一线,从此生活掀起了震荡和不安。当年《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事实上是一次人为的操作,从短线看,它让懵懂的陈江华顷刻间蛮声四海;但在长远角度上,这让陈江华承担起了他远远承受不起的负担。

  因为有了美国人的报道,陈江华成为了这个国家里最神秘的声名最响亮的少年球员;因为他的声名,使他得到了尤纳斯在匆忙和无助中给出的机会;这个机会让他的名字成了争议的象征,也让他终于成为了众矢之的。2006至07赛季是他迈上CBA赛场的第一季,当那些粗壮的对手面对瘦弱的“国家队后卫”,打得像狗见了骨头一样凶狠,我相信在陈江华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不知道陈江华是否会愿意多留在青年队两年,给自己更长的时间。如果中国拥有体教合一的体制,凭借闪电速度,陈江华本应该成为高中和大学的篮球英雄,最终再叩开职业队的大门。命运像洒在地上的珠子,遗失了就再无踪迹。

  陈江华需要更谨慎的把握自己,脚下又是另一个起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