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男篮三连败换来最耻辱纪录 是谁造就了巨大的尴尬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03:45  东方体育日报

  本报记者 张晓露

  本次男篮亚锦赛的耻辱属于12次加冕这项赛事冠军的中国队,或者说“中国二队”——或者更准确地说,属于CBA。

  没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但球队依旧是由一群来自CBA诸强的主力球员组成,久经联赛考验,国家队主力阵容出征斯杯也给了年轻的他们以难得的机会,但很可惜,球迷们看到的不是朝气和拼搏,而是毫无斗志和充斥犯规的一群“愣头青”。在本届亚青赛上他们一败于约旦,再败于菲律宾,昨天第三场小组赛更是惨败于此前自己成年队比赛中从未输过的“非亚洲劲旅”伊朗队。至此中国男篮三战全负,无缘淘汰赛,目前落到竞争9至16位的位置,这对于14次参加亚锦赛12次夺冠两次夺得季军的“亚洲一哥”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尴尬。

  “有志者事竟成”,战火纷飞摧残过的

伊拉克男足用最直观的亚洲冠军金杯验证了这一点,而即使在亚洲杯足球赛上派出“二队”的韩日两支东亚足球队,依旧展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可以说虽败犹荣。而在此前不久,在地球另一边的南美杯决赛,又一支“二队”——巴西最终战胜阿根廷明星阵容一役同样堪称经典,这是绝对值得
中国男篮
警惕和借鉴的。就说篮球,最著名的是当年美国大学生队替代NBA明星征战奥运会之时,这群毫无顶级联赛经验的青年人也不以“二队”标准要求自己,而是照样创造着属于他们的辉煌,不但无损、而且更加提升了NBA的品牌成色。

  所以面对这样的失败只有一个疑问:究竟是无能,还是无志?是否“二队”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植根于主教练阿的江和队员心中,使之化为一种“无责任”的替代词。或者更深入地证明了CBA的失败,在中国男篮“脱亚入‘斯’”大背景下一次沙盘作战似的演习?但不管如何,作为职业球员遭受菲律宾队员戏弄,能回报的只有犯规,无论从技术还是态度都无法拿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更别说篮板球、(两分球)命中率和出手次数都远远少于对手,这些客观的数据和事实。

  失败已经是往事,获得一场胜利,已经成为对这支CBA一线球员组成的

中国队的“底线”要求,也许,下一场对实力平平的中国香港队的比赛会是挽回颜面的最好机会,可是谁知道CBA出来的“二队”能交出怎样的答卷呢?

  “匹夫不可以夺志”,这支“二队”或许有必要重温这一警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