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女足改革的第一枪已经悄悄打响

2014年08月13日07:36  新浪体育 收藏本文
中国女足改革已经悄然打响第一枪中国女足改革已经悄然打响第一枪

  新浪体育讯 中国足球队是什么风格?在很多人眼里这个荒谬的命题,却有可能在中国女足身上找到答案。女足U20世青赛上,尽管国青的最终成绩是两平一负未能小组出线,但特点鲜明的中国队让人眼前一亮,注重脚下和地面传切配合,敢于进攻并不保守。依稀相似5月份征战亚洲杯的那支成年国家队。外界有所不知的是,女足各级国家队早已统一了技战术打法,目标是踏踏实实打造出自己的“中国风格”,这在理念和执行力上都已经超越了中国男足。同时在足协要求把女足作为突破后的大背景下,女足已经打响了改革的第一枪。

  超越男足统一国字号风格

  去年女足各级国家队教练工作会议上,与会者就统一女足战术风格达成了初步意向。年初女子部重建后,曾作为女足管理和校园足球负责人的陆煜通过竞聘成为女子部主任,在足管中心副主任于洪臣的支持下,女子部上下表现出了很强的执行力,女足各级国家队教练工作会议也再次召开,借鉴之前的经验和摸索,制定出打脚下地面,快速一脚传球,前场高压,中场控球,后场盯人防守的基本女足战术打法。

  一位足协技术部官员表示,“从小到大统一技术风格,国少给国青输送队员,国青给国家队输送人才。很好地形成了一个阶梯型的发展。风格统一之后,国字号球队从上到下选择队员就变得相对容易,国字号球队的发展能少走很多弯路。越南亚洲杯上的女足国家队其实也是这种战术要求,教练员要求一脚传球坚决打地面,当时有点雏形,只要慢慢坚持下去,相信就会看到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女足国青主教练王军是追求技术型的教练,他主张打技术足球的思路和女足所追求的风格不谋而合。看过国青训练课的记者都知道,王军的每次训练很有针对性,一脚传切配合和快速倒球练得很多,从世青赛实战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效果。小组赛头两场比赛1比1平巴西和5比5平德国,国青基本打出了训练中的水平。

  从世青赛的表现来看,小队员们的脚下功夫和传切配合让人眼前一亮。女足是在模仿日本女足的风格吗?一位教练组成员解释说,“这个答案并不准确,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球队,同样要面对身体强壮的欧美球队的挑战,在打脚下和速度方面都是共通的。因为中国队员的身体和力量还是要比日本人要强一些,所以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人技术特点的道路更为关键。”未来,女足的风格需要更加强化和完善,但只要坚持,就一定在黑暗隧道中看到光明的曙光。

  足协选择女足作为突破口

  U20女足国青队基本都参加了去年在辽宁举行的全运会女足U18比赛,这批以1995、1996年龄段球员为成员的这批国青女足队员,在全运杠杆下,她们中一多半球员目前已成为女超的主力军。从2011年起,中国足协推出了全新的分站式女足超级联赛,每支超级队仅联赛的场次就达到30场。打完全运会U18之后,很多老队员都选择了退役,现在这批U20的小孩都顶了上来,开始打成年队的联赛,幸运地积累了一定的比赛经验和联赛出场率。这对于国青队教练组贯彻技战术打法、队员提高实战能力起到助推作用。

  另外为了备战世青赛,从年初开始,这支球队总共进行了五期集训,包括到德国和美国拉练,与强队的热身和对抗都很有针对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足协力争把女足作为突破口,在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国字号球队全年仅3000万),还是给女足出国集训和比赛很大的支持,在后勤上做到了有力的保障。

  但还是要看到,目前女足基础还是相当薄弱,女足改革要看到效果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发展女足的困难很多,首先女足的待遇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收入还很差,很多天赋突出、优秀的队员在早期就流失改行,不能回到女足的队伍中,这是最让人痛心的一件事。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陕西、河南和河北女足一、两千的工资很普遍,发展较好的江苏和上海等地,一线队的平均工资也才四、五千元,这么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都难,对运动员的家庭来说更难有吸引力。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足球人口,踢球的女孩子太少了,这支U20国青年龄段在国内不足四百人,而在美国和德国是几万人,这种差距是无比巨大的。

  解决后顾之忧的重要一步

  不破不立,在干涸的中国足球荒漠中,似乎突然迎来了一缕春风。日前,教育部长袁贵仁要求,力争校园足球取得重大突破。要加快普及、制定并实施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小学、中学、大学定点学校,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

  教育部长的讲话点燃了校园足球的激情,殊不知校园足球的布局其实早已启动,这也给女足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据新浪体育获悉,足协女子部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重量级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那就是重启大学生女足联赛,初期有10支左右的球队参加,在五至十年的时间扩大到30支,先从足球重点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搞起,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全国。

  2003年至2010年,曾经有过大学生女足联赛,但那时的女足联赛都是由现役专业运动员和国脚挂帅,只不过是换一个场地踢球,这样的联赛毫无生命力和吸引力,最后停摆也是顺理成章。那些挂名大学生的专业运动员平时仍在专业队训练,最后领个烫金文凭算是毕业。

  而新启动的大学生联赛将打破以往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女足U20,也就是95和96年龄段约有300多名球员,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在大浪淘沙的专业竞争中幸存下来,进入所在俱乐部的一队和成年国家队。但剩下的大部分年轻球员将如何安置,如何解决女足球员的出路,这一直是个多年困扰的问题。像U20这批球员也正进入19、20岁的青春,风华正茂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那么,即将启动的大学生联赛,或将成为她们人生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足协和大体协的合作框架下,中国的高校将会把这批孩子吸收进来,让她们作为特长生从大一读起直至最后毕业。一旦几十所高校能把这批U20队员招进去,即使每所高校只接收三、四名,但起到的作用将是巨大的,既能保证大学女足联赛的水平和质量,也可以让这批球员的职业生涯得到延续,其中能力突出的还能继续为国家队效力,同时也解决了专业女足运动员的出路问题,这将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倒逼全运会女足体制

  目前全运会女足只有成年队和U18两个级别的比赛,这样导致地方体育局仅仅培养U18年龄段的梯队。去年全运会之后,诸多女足国脚退役的深层原因,那就是四年之后她们再参加全运会的几率很小了,顶上她们的就将是去年U18级别的球队。现在中国足球从U18到成年队之间严重断档,不仅仅是女足,包括男足也存在这个体制上的问题,现在终于到了不改就死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因此,和地方体育局结合最紧密的全运会就成为首当其冲的改革试点。

  足协女子部计划把每一级别女足联赛和全运会结合起来。例如足协每年都硬性规定打U18女足联赛,这样倒逼有条件的地方体育局很抓U16、U17和U18三支年龄段的球队,把多支女足运动队搞起来。这也意味着,现行的体育局抓一批管四年的体制将寿终正寝。从女足联赛开始,未来的全运会女足比赛,也不仅仅是U18和成年队两个级别,甚至可能还把U20和U22两个级别的赛事囊括进来,预计用5至10年的时间,中国女足的金字塔塔基将基本建立,届时在世界上重新崛起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刘峰[微博])

文章关键词: U20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女足世青赛女足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官媒:习近平对邓小平的“三个认同”
  • 体育中超-恒大2-1 富力3-1国安 鲁能4-0
  • 娱乐警方披露高虎被抓详情:2女1男聚众吸毒
  • 财经地方政府挟持银行松房贷:财政给其发补助
  • 科技租车软件面临猝死:私家车加盟被叫停
  • 博客马未都:雍正如何严惩官场腐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霸暑假16天做176套卷 网友称抄不完
  • 育儿6成被访小学生更爱爸爸陪 称妈妈废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