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回坊足球队:自费去诺坎普看球 看录像学不了巴萨

2013年10月25日06:28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每天上午,是孙振勇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张罗着给西安各个门店、超市送新鲜出锅的腊牛羊肉。这是一家售卖腊牛羊肉的老店。作为第三代传人,80后的孙振勇对繁杂的业务已经驾轻就熟。在孙振勇办公室的案头和熟食店的门头,都悬挂着一个队徽“同盛生足球俱乐部”。孙振勇也是这家足球俱乐部的老板,俱乐部成立7年来,这支绿茵场上的回族球队在陕西乃至全国草根足球界闯出了名气。

  卖腊牛肉的伙计组建回坊首支足球队

  2006年,陕西足球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哗,那一年的冬季,中超上海国际队迁往陕西,更名为西安浐灞国际队;那一年的夏季,2006年德国世界杯进行得如火如荼,古城西安到处是熬夜看球的球迷;那一年,刚满25岁,酷爱足球的孙振勇萌生了组建一支足球队的想法。当时,他还不是老板,用他的话讲,“我还是靠工资吃饭的伙计,整天为买卖吆喝着。”但他酷爱足球,不顾父母的反对,跟一起踢球的小伙伴们商量,用自己的工资为球队购买了装备。回民坊上第一支足球队就这么组建起来了。

  究竟是哪一天正式成立,孙振勇已经想不起来了,反正是世界杯之后的事。成立之初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回坊一群喜爱足球的年轻人凑在一起,参加民间联赛。“外面的人可能不了解我们坊上的回民,总以为我们只知道做生意,其实热爱体育一直是我们的传统。陕西的不少武术名家都是我们坊上子弟,已故的武术名家马振邦、还有全运会冠军赵长军,上月在全运会上夺得武术冠军的吴雅楠[微博]。(回民)坊上也出了不少其他体育人才,国力队时期的马宁,还有我的弟弟,正在鲁能[微博]效力的糜昊伦。”孙老板如数家珍,列举着回民坊上有史以来杰出的体坛人士,当话题回到自己的足球队时,他倒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是草根足球,不知道能不能跟那些名人放在一起。”

  率队出征受到欢呼自费赴诺坎普看巴萨[微博]比赛

  说起孙振勇这支草根足球队,还真不简单。成立7年来,这支队伍先是在西安打出了名气,多次代表陕西参加全国性的民间足球联赛,今年,在一项全国民间联赛上,这支回民球队勇夺西北地区冠军,“我真的特别自豪,我们这支队伍为我们民族争了光,为咱陕西人争了光。”对手们评价这支队伍,作风勇猛,打法先进,讲究整体,尊重裁判,“以前这个级别的联赛,都是新疆、甘肃等球队夺得西北总冠军。虽然是民间联赛,但我们能为陕西足球争光,感到很自豪。”“这项赛事一共颁布20多个奖项,我们一支队伍就拿了6项大奖。”俱乐部副领队,也居住在回民坊上的小伙子李月超对记者说。

  这支足球队逐渐受到外界的关注,但孙振勇总是很淡定,在回民坊的一处街道上挂着数条横幅,都是坊上的球迷自发给孙振勇的球队写的励志的话。“那天队伍出征比赛,全队在我的店面门口集合的时候,坊上好多人为我们壮行。我当时心里挺复杂,既有些不好意思,更有些激动。”孙振勇感到不好意思,源自本人腼腆的性格,自己的队伍毕竟是支业余球队,场面搞得声势浩大,感到有点别扭;孙振勇感动,则是作为一个超级球迷的体验。他外出旅游,一般都是看球,国内的中超、国家队比赛,他都看遍了,还跑到欧洲看球,西班牙、德国、荷兰,土耳其,他说去这些国家,基本上就是看球。去年,他现场观看了一场西甲[微博]联赛,在诺坎普球场,他见识了足球的大场面,一时激动,也把自己队伍的横幅打了出来。意思是说,诺坎普,我们来了。

  看录像学不了巴萨要像做腊牛肉那样慢慢“熬”

  说起中国足球,同样作为球迷的孙振勇,倒看得很开。搞足球,就像制作腊牛肉一样,需要过程,需要慢慢积累。“你知道腊牛肉的制作过程吗,不是把生肉直接放在锅里煮。首先要用一周的时间腌制,用盐水把肉里的血水吸出来,盐分再慢慢渗入肉中,然后放在锅里用慢火煮4个多小时。说起来,很简单,就两道工序,但腌制肉的设备、温度、环境,配料都需要精选,还要控制火候,关键是时间要够。我想足球也是这个道理,我去欧洲看球,那些欧洲著名的俱乐部许多都是百年以上的历史,就像我们做腊牛肉一样,需要用时间去‘熬’,才会脍炙人口。”

  孙老板还说起国足赛前看巴萨的录像的事,他觉得只能看做一种学习,但绝不能以为看了几场巴萨的录像,就能踢出巴萨那样的足球,这方面,孙振勇的球队也有与国足类似的体验。

  去年欧洲杯期间,西安搞了一场“我的欧洲杯”的业余民间联赛。参赛球队模仿欧洲杯参赛队的打法,进行比赛。孙振勇的球队“认领”了西班牙队。“为了打出巴萨那样的足球,我们天天看巴萨和西班牙队的录像,也像国足那样模仿巴萨的踢法。比赛的时候,我们这支山寨西班牙队开始踢得也是行云流水,但碰到强队,我们就踢不出那个味道了。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号称宇宙队的巴萨不是一天练成的,更不是通过看录像就能学来的,还得像我们制作腊牛肉那样,一步一步慢慢来。”孙振勇对记者说。采访期间,孙振勇向本报记者提了个要求,“国足下月在西安打亚洲杯预选赛,球票好弄不?如果不好弄,能不能帮兄弟买几张票,我想为国足加油!”

  不求高端大气地搞足球但求把足球玩出特色“美味”

  业余足球,踢起来好玩,搞起来却不容易。最初的三年,孙振勇一度想放弃,“比赛输了,队员们情绪不好,我情绪也不好,但我是领队,我还要做别人的工作。有时候比赛赢了,有的球员嫌不让他上场,也闹情绪,我也要做思想工作。有时候跟人家谈话谈到深夜,别人都被我说服了,但我已经停不下来了,感觉自己要成话唠了。有时候,我也想放弃,搞这支队伍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没想到有那么多需要操心的事,但我最终坚持下来。”孙振勇没有放弃,一是他热爱足球,二是回(民)坊人踏实、专注的做事风格让他不愿轻言放弃。坊上的不少老店,做的是小吃生意,却认真专注,经过几代传承,终成气候。孙振勇相信,搞好足球也是这个道理。

  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这支回民足球队在坚持中度过了成长的瓶颈期,声名鹊起。也正是孙老板的坚持,感动了周遭,队伍渐渐有了赞助,俱乐部有了管理的团队,队伍有了较高水平的教练、队医、队务,随着俱乐部情况的好转。现在这支队伍中,既有坊上的球员,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有过职业球员经历的队员。孙振勇向记者说,他不会贪大求洋,急着搞职业足球,还要像祖辈制作腊牛羊肉一样,把足球做成家常菜,但必须是美味,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本报记者梁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投注竞彩:欧联热刺拉齐奥巴伦西出击][双色球3亿派奖!新浪彩票充20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