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华
中国足坛的反赌扫黑风暴还在继续。继南勇之后,另一名曾经的足协“掌门人”谢亚龙本月12日也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前国足领队蔚少辉、足协裁判工作主要负责人李冬生也在其列。总体来看,随着打假扫黑的不断深入,正义之威正在彰显。
反赌扫黑几时休?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司法机关惩治足坛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这场风暴还远没到画上句号的时候。
司法程序,体现严谨
从去年冬天反赌扫黑大幕揭开到现在,十个多月的时间也让中国足坛经历了一次次大地震。谁被传讯,谁被协查,谁又重返岗位,各种消息满天飞,但真正出自司法机关的权威声音却不多。自假球案宣判到南勇等人被批准逮捕再到谢亚龙等人立案侦查,公安部正式向外界公布案情进展的,只有3次。
为何次数那么少?这恰恰是反赌扫黑司法程序严谨的具体表现。法律不是儿戏,法律词汇严谨到一字不同,性质截然不同。反赌扫黑风暴中,司法机关的严谨和缜密,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谢亚龙等三人被立案调查为例,从公安部官方网站文中“专案组已依法对谢亚龙、李冬生、蔚少辉立案侦查”的措词表明,谢亚龙等人已经涉嫌犯罪,“立案侦查”是特指对他们本人,而非协助公安部门调查其他人案件。
而另一方面,足协官员、裁判、教练、赞助商……越来越多人士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既表明反赌扫黑工作的复杂性,也体现着司法部门工作的严谨。只有掌握更多的人证、物证,这场风暴才能刮得更猛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司法机关的两次反赌行动,各种渠道的消息满天飞,甚至有些消息打草惊蛇,让一些嫌疑人早早藏匿,影响了调查的进程。这一次,司法机关办案非常严谨,并未出现消息满天飞的情况。虽然外界对这种状况不是很习惯,但可以看出,反赌扫黑还在继续,司法机关依旧在按照程序搜集相关证据。
媒体兴奋,表达渴望
在这场足坛风暴中,尽管公安机关官方公布消息的次数不多,但媒体披露的相关“内幕”可谓五花八门。媒体对打假扫黑的兴奋,和司法机关的严谨形成强烈反差。
由于专案组的办公地点在沈阳,因此辽沈媒体在本次打假扫黑的报道中相当活跃,作为都市报纸的《辽沈晚报》俨然扮演着打假扫黑媒体先锋的角色,甚至还曾在报纸微博(http://t.sina.com.cn)上透露 “谢亚龙已被正式逮捕”。对于谢亚龙为何被捕,该报当时给出的原因是“涉嫌受贿和泄露国家机密”。
谢亚龙被协查之后,媒体也期待 “龙头”能够使案情取得重大进展,以至于马上就有媒体曝出谢亚龙“全面崩溃”的消息。但就在第二天,又有一家媒体刊登知情人透露谢亚龙“拒不交代”,搞得不少球迷也晕头转向。一些报道也成了球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有媒体曝一名前国脚宴请诸位记者吃饭暗示手下留情,就有网民留言:“曝出这个新闻的记者是不是没被请去吃饭啊?”
相比各省市都市报对足坛腐败诸多细节的渲染,中央媒体和各省市级党报的报道显然审慎很多,严肃型报纸不断发表评论,关注反赌进程。“足球打假扫黑是全社会一个窗口,中国足球打假扫黑浪潮将以其象征性之意义,为未来其他体育项目、其他领域的打假扫黑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中国青年报》的评论这样表述。
但无论八卦也好,审慎也罢,中国媒体集体兴奋,是因为中国足坛的反赌扫黑确实牵动了所有人的眼球。媒体高度关注,也折射出公众对风暴涤荡后中国足球早日反弹的愿望。
重塑形象,需要耐心
司法部门的工作本身需要时间,媒体的高度关注,更让司法调查的步子迈得更为谨慎和小心。反赌扫黑风暴,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从风暴的进程来看,尽管目前已有两位原足管中心主任落马,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无底洞”还没到见底的时候。在这场风暴中,不少开始向娱乐界转型的媒体人,也不忘自己的足球老本行。“大眼”李承鹏变成了“李大嘴”,“难道前任足协主席阎世铎就没有问题?当初十强赛后的庆功会已经成为行贿会了,而且国足队出线后,面对外界给中国疯狂的赞助补贴,不知道阎世铎能不能把持住自己?”原央视解说黄健翔也来凑热闹,“我要列举出近年来我自己严重怀疑的一些‘疑似’假球,看看是不是有被大规模操纵的嫌疑,也希望有朝一日真相大白。”
而从风暴造成的结果来看,即便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案,但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中国足坛腐败的负面形象,短期内很难在中国球迷心中抹去,中国足球从谷底到新一轮高峰的攀登,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整个行业受到的损失也无法估量。
《人民日报》的观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自足球打假反赌开展以来,国家足球队从精神面貌到比赛成绩已有明显改观,足球圈内歪风渐退,清风徐来。正在进行中的中超联赛也有了新的面貌。从中可以看出,这次足球打假反赌行动,顺应民意,深得民心,也将是中国足球由沉沦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该报评论文章认为,“希望足球主管部门能够切实吸取教训,借助足坛反腐的这股东风,真正建立起适合中国足球发展之路的长效机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重新做人的勇气,直面未来,重振中国足球,不负国人重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