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陆俊:格雷拉红牌取决于执法尺度 佯装判罚待商榷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23:03  新浪体育

  北京时间7月21日晚,2007亚洲杯1/4比赛上演首场较量,日本队与澳大利亚展开强强对撞,澳大利亚阿洛伊西在第69分钟率先破门,但日本很快就由高原直泰将比分扳平。第76分钟,澳大利亚格雷拉被裁判出示争议红牌罚下。以少打多的澳大利亚顽强地将比赛拖入点球战,但最终日本队还是凭借门将川口能活两次精彩扑救笑到最后,总比分5-4淘汰澳洲袋鼠晋级四强。对于比赛中出示的红牌,以及两次佯装的判罚,无论是澳大利亚球员还是教练,都表示了异议。赛后,新浪体育连线了亚足联裁委会委员陆俊老师,请他对本场比赛的争议判罚做出详解。

  第76分钟,格雷拉在中场与高原直泰的争顶中被判罚红牌。对于这场红牌的判罚,应该说没有异议。尽管格雷拉的动作确实不大,但肘部打人的动作还是做出来了。所谓肘部击打,意思是说动作的目的不是争球,而给对手造成伤害,因此造成犯规被出示红牌。

  的确,格雷拉的动作不严重。但主裁判当时距离事发地点比较近,看得很清楚。格雷拉的动作还是构成了犯规,有人可能认为处罚过严,但当时在动作构成的情况下,就看裁判员如何掌握判罚的尺度了。主裁判判了,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

  本场比赛两外两个争议比较大的就是裁判两次佯装的判罚。以前我也说过,佯装是目前裁判界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对于裁判员来讲,有些动作判断起来确实存在难度,因此也就难免出现将不属于佯装的动作错抓成佯装。

  最近两届

世界杯,国际足联在这方面的强调非常多。本场比赛第80分钟,卡尼高速通过中场,在对方飞铲动作下,连碰带躲摔倒在地。这可能是将不佯装的动作错抓成佯装的最明显例证。当时,日本球员确实没有踢到,
澳大利亚
球员跳起来,是面对对方飞铲的一个本能反应,是这样的情况使他倒地,不属于佯装。所谓佯装,是其动作带有欺骗性的意图,从而反应在行动上。

  目前佯装的确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佯装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挑战裁判员的威信,有可能使比赛失去公证性。因为有些时候,佯装可能会骗取点球,可能还会令对方球员红牌罚令出场。但是,如果该球员骗点球不成功的话,最多只是等到一张黄牌。而骗得成功,那可能就会左右比赛的结果。由于佯装得到与被处罚不平衡的,致使这种情况屡有发生。

  至于第64分钟科威尔因为佯装染黄的判罚,其关键在于日本球员是否碰到了科威尔,从当时裁判员的位置看,这个动作很难判罚。这个球判与不判还说的过去,但之前我们说的卡尼的那次倒地被判罚假摔显然不太合适了。

  这位来自科威特的主裁判,也就是上届执法亚洲杯中国与日本决赛的那位裁判,总体而言,掌握还可以,但确有一两个判罚值得商榷。

  (陆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