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球场上他叱咤风云;如今,拿起教鞭他却倍感疲惫。曾经,他那般雄心勃勃;如今,他却流露出退隐之意。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上海东亚队主教练范志毅在摇摆和挣扎。他的坚持,他的未来,随着东亚冲超梦的破灭,开始摇晃了。其实,对于东亚这样一支存在两大致命伤的球队而言,人们或许不应要求太高。
资金不足
东亚队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想冲超,没钱恐怕不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广州恒大。依靠房地产企业雄厚的财力,恒大短期内先后挖来韩国铁帅李章洙,国脚郜林、孙祥,海归大牌郑智,甚至花费300多万美元,买入号称中国足球史上最贵的外援穆里奇。
而东亚这边,此前一直倚靠一群“娃娃兵”打天下。今年为了冲超,董事长徐根宝一咬牙,破天荒地引进几名外援。无奈一分价钱一分货,水货外援的能力甚至还不如自己的球员。到第二阶段,忍痛再花100万元更换两名前锋,还是范志毅拼命争取来的,却为时已晚。
今年,东亚队主力球员的月薪翻了一倍,但也仅仅只是从1200元变成2500元。说句玩笑话,东亚一支球队的工资,加起来甚至都不如郜林一个人的年薪。球员的主要收入,还是靠7000元一场的赢球奖金、3500元一场的平球奖金,这在整个中甲联赛中都不算高。而即便是一支普通的中超球队,赢球总奖金都有40万元、50万元,差距不是一点点。
徐根宝没有其他主业,纯粹靠以球养球,能坚持十年已实属难得。而俱乐部的赞助商,也只有东亚、超日太阳能和上海农商银行,投入都不算大,经费捉襟见肘也就在所难免。东亚俱乐部一年的开销,恐怕还不到恒大的五分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搞足球财大才能气粗,赛场上拼实力,赛场外拼的是财力,东亚需要“挣钱”。
有人会问:钱从哪来?其实,徐根宝和东亚队,本来就是两块金字招牌。不能否认的是,在主抓球队技战术的同时,俱乐部对商务开发的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力度不大。
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才能腰杆硬,底气足。否则,就算运气好冲上中超,财力不够一年后肯定也会降下来。来年的东亚,需要在这一块多动点脑筋了。
如果投入多一点,至少能选一两个不错的外援,小范的日子,应该好过很多。
球星太少
十年磨一剑,其实已到收获时。客观而言,今年的中甲有广州恒大和成都谢菲联两支“准中超”级的强队,球员年轻、教练更年轻的东亚队能够一直稳定在前四,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这支曾经被人寄予厚望的青年军,时至今日,却并未涌现出多少足够亮眼的明星,实在是一种遗憾。
除了被高洪波挑中入选国家队的后卫张琳芃,东亚队现在拿得出手的球星屈指可数。锋线上的武磊这个赛季攻入9球,但其中却有5粒是点球。东亚队的最大问题便是缺少单兵作战能力强、善于一锤定音的强力前锋,能把场上优势转化为胜势。
至于中场方面,几员小将技术能力都不错,却都有各自明显的弱项,要么身体弱,要么速度慢,尤其是组织进攻的人才欠缺。也难怪,一直有圈内人士评价说,东亚队的球员放在一支球队还好,要是单独出来去其他队,没几个站得稳脚跟。
这种局面的存在,恐怕与球队的建队思路有一定关系。十年前,根宝就强调抢逼围、接传转,球队的整体配合、默契程度自然远远超出同龄人。但过于突出整体,却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球员的个性和特长,导致能够在各个位置上独当一面的球员不多。
毫无疑问,足球是一项整体大于个体的运动,但一支成功的球队,必然要有拿得出手的球星,而球星的闪光常能决定比赛的胜负,巴萨如此,西班牙队也如此。不知道,在根宝重新培养的更年轻一批“徐家军”中,这个问题会不会有所改观。
对范志毅而言,他想改造球队的气质,却又面临种种窘境——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又要顾忌年轻球员的叛逆心理。何况,他并未掌握执教东亚的主动权,也曾在私下流露出想要退隐的意思。上一轮客场惨败沈阳之后,他甚至当着球员的面,说了一通类似的话,令人浮想联翩。
东亚冲超,只能等待来年。可谁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在东亚队看到范大将军那高耸的肩膀?(关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