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甲05赛季盘点:蓝狮亚泰模式可复制 湘连需自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18:15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尽管在目前的中国足球大环境下,中甲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自娱自乐的精神,然而根植于足球本身的先天影响力,中甲还是介入了存在地的日常生活。正因为相对受益较少,中甲所体现的娱乐精神似乎要强于中超,至少在中甲少了像中超实德系那样早早将冠军头衔保驾给某支球队的无趣。拿到中超入场券的厦门蓝狮和长春亚泰无不经过浴血奋战,联赛的级别有高有低,但足球带给人的愉悦从本质来说应该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看,中甲更纯洁些。

  这个赛季的中甲,就真正悬念而言,只有一个,那就是谁能冲超,赛季初,提出冲超口号的队伍不下5支,但最后成功的是最被外界看好的两支,这个结果说明,很多球队是光喊喊的,权当激励一下士气,当不了真;另一方面也说明厦门蓝狮和长春

亚泰的成功是有底蕴的,绝不是侥幸。从赛季初就喊出冲超口号并且能一如既往地不间断的前进并且如愿以偿,这是需要勇气的,上赛季舜天血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蓝狮和亚泰的抗击打能力让人称道。

  蓝狮和亚泰都属于那种经过历练修成正果的球队,他们这几点的沉浮不是其他球队能比拟的,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的成功很具有借鉴作用,能为后来者的成功提供很多经验。亚泰早已是准中超的球队了,就球员的批量生产以及作用看,堪比92年

曼联黄金一代,尽管这些队员是从辽宁买来的,但亚泰后期的培育以及对整体行的挖掘,都值得学习。至于厦门队,他们的内援引入堪称完美,其精准的眼光以及对球队漏洞的恰好弥补,堪称典范。亚泰的崛起,使得东北大地又多了一支青年近卫军,而对于吉林足球而言,在当年的延边传奇过后,他们又找到了延续传奇的接班人。

  要说借鉴者,绿城是最渴望的一个,下赛季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好在本赛季他们为自己奠定了一个相对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单单是球员、教练和队伍本身,还涉及俱乐部管理层的冲超经验、冲超运作等,弥足珍贵。去掉最后一场无关紧要输给亚泰,绿城下半赛季成绩好的惊人,创下球队新的纪录。熟悉绿城的人,都会说这个俱乐部是以做百年企业的方式做球队,不求急功近利,而是讲究传承和底蕴。绿城肯定是目前中国建设俱乐部最规范的一家,他们仅仅需要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成绩。

  与绿城一样,我不怀疑九城老板朱骏经营球队的诚心,以他对足球的痴迷,他是掏出心来的,本赛季九城的失败,成为很多人的笑柄,这不是种大度的心态,难道我们希望介入足球的都是那些赚一票走人的家伙,而不是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无论成败,九城都值得尊重,毕竟在这个阶段介入足球,要有勇气和魄力。九城具有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小伙的热情,他们缺的只是经验和积累,这需要时间去磨砺,下赛季不管九城玩中超还是继续玩中甲,九城会有成功当年那天。

  无论亚泰,厦门,绿城还是九城,都是富有的一足,这个联盟的贫富差距很明显,而足球又恰恰是有钱人的游戏,这让很多穷汉子很无奈,然而这是底线,没办法的。中国足协勒令国力退出,开了

中国足球一个先河。中国俱乐部要职业化,钱是基础,此外还涉及管理,经营等等,国力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标本,封尘在中国足协的史册,警种长鸣。

  与国力在同一战壕的还有湘军,长波等球队,尽管他们没被剔除出联盟,但日子过的有上顿没下顿,生存对于他们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场下的问题远比场上的问题多。不要苛求他们成绩了,他们都在担心明年的饭碗在哪里呢。没有多少人看好他们的明年,自救会有用吗?有机会和能力自救吗?这是留给我们的思索。延边也没钱,但有精神和传统,与他们区分了开来。

  明天与绿城竞争另一个中超名额的应该还有广州队和江苏舜天,作为南方重镇,广州应该需要有一支球队来支撑门面,这是政府还会继续支持广州队的动力所在,而就实力而言,经过这几年的磨砺,他们也日趋成熟。广州队进三个赛季,都没有跌出前四,但永远差那么点火候,与其说上天不公,不如有有待完善。南方足球最后的一个继承者,在这个追求高大化的年代,如何在继承和借鉴方面达到平衡,至关重要。至于舜天,在度过了今年的过渡年后,随着科健系与本土年轻球员的融合的加剧,虽然没有十足把握,但明年可以一拼,即便拼不过,对于这帮队员来说,后年也不算太迟。

  就目前的形势看,青岛海信、南京有有、河南建业、成都五牛,明年依然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看客型球队,他们有实力搅局,但不能主宰走势。青岛队是胸无大志,五牛、有有和建业是力不从心,本质不同,外化却一样。(李坤军)

  11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1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