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不健康?| 深度剖析跑步时间段

晨跑=不健康?| 深度剖析跑步时间段
2020年08月13日 11:07 新浪体育

  想要掌握正确的跑步训练方式,除了姿势以及呼吸之外,跑步时间段也是人们格外关注的话题。之前针对“晨跑论”,各界也是争论不休。

  那么晨跑是否真的像传闻所说的那样不健康呢?何时才是适合跑步的黄金时间段呢?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深度解剖。

  01

  晨跑的利与弊

  老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所以选择晨跑的跑者也不在少数,尤其在中老年群体中更为普遍。

  确实,选择晨跑不仅在物理层面可以促使运动系统的健壮、增强全身的代谢活动、提高各个系统的功能以及加强抵抗疾病的免疫力,而且在精神层面也大有裨益。例如晨跑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顽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但是,晨跑也会为健康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

  一、空气质量差

  晨跑者大都天刚亮就开始了。由于植物的特性,在日间会使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到夜晚的时候就只进行呼吸作用,即用氧气制造二氧化碳。

  因此,大气中氧气的含氧量早上日出前为最低。大量吸入这种低含氧量的空气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并且早晨一般来说,由于风速小、空气流速小、湿度大的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易携带空气中的粉尘以及各种化工废物。

  而且一般早晨多雾,是雾霾最严重的时候,若是大量吸入这种有害空气,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

  二、造成血糖降低

  根据不完全调查约百分之九十的晨跑者都是空腹的,且人体内贮存的糖本来就不多。晨跑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绝大部分为糖所提供。

  空腹长跑者体内糖大量消耗,又得不到补充,就会造成低血糖。血糖低一定程度会影响神经系统,会造成头晕、冷汗、甚至休克等现象。

  三、容易导致血管栓塞

  日本专家对照分析了志愿者早晨和晚间跑步后的血液循环状况。随后研究结果表明晨跑增加了血管中形成血栓的可能性。

  因为血液凝聚力提高了6%,而晚间跑步则相反,血小板的数量下降70%。

  四、存在猝死的风险

  人类血液中存在少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当运动跑步时,该激素会在人体内迅速增加,从而加速心跳和刺激血压升高。

  研究人员对晨跑者进行测试后发现他们尿液中的肾上腺素比跑步前增加了2.25倍,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了2.14倍。

  如果进行剧烈的晨跑运动,会刺激还没有清醒的心脏,如果这个时候身体状况不是很好,那将造成突发性猝死事故。

  因此,晨跑固然有一定优势,但如果忽略了空气、空腹、环境、强度等因素,不但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

  那么到底什么时间段才算是跑步的黄金时间呢?

  02

  选择一:午后跑

  午后跑的最佳时间段最好控制在4~6点之间,这个时候人的身体处于一天之中的最佳状态。无论是体力、精神状态还是身体机能都是最好的。

  因此午后跑不但能提高身体效率,还能减少跑步中受伤的可能。尤其从4点开始属于膀胱经活跃的时间段,会更有利于身体的排毒。

  但午后跑也存在些许弊端,这个时间段的紫外线辐射会更强,若是不加以防护则容易晒伤。

  而且现代的生活工作节奏并不适合午后跑,这个时间段一般是大多数人最忙的时候,所以很难坚持下去。若是此上两点都能克服,那么午后跑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03

  选择二:夜跑

  夜跑最好选择在晚饭一个小时以后,且于晚上10点之前进行。夜跑可以说是最适合当代快节奏生活工作的跑步方式,因此自然也是优势多多。

  1。 夜晚是含氧量较多、空气质量较好的时候,有利于身体健康。

  2。 更具有减肥效果,夜晚是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时候,有利于脂肪燃烧。

  3。血液中血小板相对来说较少,能很好地避免血栓现象。

  4。睡前适当运动有利于改善睡眠。

  5。时间充裕,不耽误工作学习时间。

  但要注意选择地势平坦,较为熟悉的路段。而且夜晚空气气温较低,更加凉爽,因此在跑步后的放松阶段需要注意保暖,否则容易着凉。

  最好不代表最适合

  你想好适合自己的时间了吗?

  不要犹豫

  开始向前迈步吧!

跑步时间运动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