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体测不应成拦路虎 “副作用”不可不察

人民日报:体测不应成拦路虎 “副作用”不可不察
2020年09月30日 08:16 人民日报

  王简嘉禾在1500米自由泳预赛中以15分45秒59打破亚洲纪录,但因体能测试成绩不佳而无缘决赛。图片来源@新华社

  运动员在预赛中创造新的纪录是令人欣喜的事,但最近,这种惊喜在泳池里却有些变味。正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竞赛规程规定,预赛前16名的运动员要根据体能得分排序,只有体能排名前8名的运动员方能进入决赛。由此,在预赛中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的王简嘉禾、打破男子5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的余贺新等选手没能走得更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各方关注和热议。

  对运动员来说,扎实的体能是保障技术发挥的前提。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中,密集的赛程和多枪比拼都会让运动员产生巨大的体能消耗,如果没有充足的体能储备,很容易后程乏力,在最后关头动作变形,丧失对顶尖选手的竞争力。2018年的杭州短池游泳世锦赛和去年的光州游泳世锦赛上,一些中国选手就出现后半程体能不足的问题,甚至在出水后感到强烈体力不支,难以多项目兼顾。因此,重视体能、强化体能,这点毋庸置疑。

  也要看到,不同项目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有各自不同的专项体能要求。据了解,国家体育总局所强调的,是更为底层的“基础体能”。在今年2月份出台的一份国家队体能达标测试评分标准中,涵盖了BMI(身体质量指数)、坐位体前屈、垂直纵跳、3000米跑等10项内容,成为此后包括游泳、田径、羽毛球、体操等项目进行体能测试的主要依据。

  从强化体能的角度看,推动弱势项目补强,让一些多年徘徊不前的项目有所突破,基础体能的提升也是势在必行。但是,把体能测试结果与比赛晋级挂钩,甚至有的项目在1/4决赛阶段不比专项只比体能,也让不少体育迷直呼“看不懂比赛”。拿全国游泳冠军赛来说,如果选手抱着只游一枪的心态,或许能在预赛中创造成绩,但无法检测连续作战的能力,起不到模拟大赛的作用。对这种比赛杠杆带来的“副作用”,不可不察。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去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强化体能的初衷有积极的针对性,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更需要审慎对待。如何保证体能测试的项目选择、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如何让运动员、教练员对体能的认识真正贯穿在训练的日常环节中,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给出权威解答,回应公众关切。

  与此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何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公平公正,也需要强化组织管理。改革之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挑战,面对改革中新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研判,科学应对,实事求是,方能行稳致远。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126条评论|79,151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可乐pous冰广东深圳
强烈要求体育总局的领导们参加体测,体测不达标的不能待在体总,因为搞体育的没有好的体魄怎么能服务好各运动队呢?
2020-10-3 22:32举报4回复
用户6211241019:说得很正气,支持
2020-10-1 00:37举报28回复
用户6072592911:支持体育总局新规
2020-9-30 22:49举报9回复
夏语拂枫辽宁鞍山
强烈要求体育总局领导参加体测,过程全程直播,不达标就地免职
在下不过cpa不改名:我觉得这个可以,不合格的领导要考核淘汰或不能晋升!
2020-9-30 18:42举报86回复
阿甘81211江苏徐州
远动员进行体能测试无可非议,体能师运动成绩的保准,没有体能无从谈起。但是如何进行体测这是科学,不是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这次体测的情况足以证明体育总局在制定体测规则时轻率、儿戏、不科学!强烈呼吁体育总局的领导按此规则进行体测,排名不合格者不能当领导。
2020-9-30 14:12举报88回复
最新评论
glq1007北京
既然国家总局20年2月出台了(包括游泳、田径、羽毛球、体操等项目的)体能达标测试评分标准,青岛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要求运动员体能达标是可以的。但是,1.若前十六名都达标,则以“根据体能得分排序”,选出前八名肯定不妥,失去竞技的意义;2.若前十六名有体能不达标者,则要看“青岛全国游泳冠军赛竞赛规程规定”,是在比赛前多久公布的,给没给运动员达标的时间?若公布的时间很短 则不妥;3.不排除这...展开全部
2020-10-4 14:37举报回复
xishanh北京
副作用反映出了体育总局领导还懂管理的正作用。
2020-10-4 08:20举报1回复
体育总局提出“体测”的头头一定又是脑袋进水了,要不就是得神经病了。
2020-10-3 14:53举报9回复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