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宇:恒大与中国排球到底谁玩坏了谁?

2015年02月12日10:56   体育专栏  作者:王镜宇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与5年多以前恒大女排浓墨重彩、轰轰烈烈地闯入中国排球版图时不同,5年后这个“中国第一家纯职业排球俱乐部”的离去悄无声息。

  2月9日,事实上被“断奶”的广东恒大女排顶着前冠军的光环在联赛中黯然降级。就在几天前,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刚刚宣布了新赛季高达1.59亿元的奖金计划。中国排球为何在“土豪”恒大面前从“宠儿”变成了“弃妇”?到底是恒大玩坏了中国排球还是中国排球玩坏了恒大?

  从严格意义上说,刚刚降级的“恒大女排”早已不是当初那支恒大花巨资打造的队伍。一年之前,恒大已经悄然撤资“不玩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他们的角色已经从当初的俱乐部运营方变成了广东女排的冠名赞助商。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精明的许家印和他的恒大早已收回了在郎平和恒大女排身上的投资,既没赔本,还赚够了吆喝,可谓名利双收。

  恒大的抽身而退有充足的理由。从体育营销的角度,他们已经找到了广州恒大男足这个更大更好的平台;郎平专注国家队的执教、放弃与恒大续约又抽走了恒大女排最核心的价值;再加上排球联赛职业化遥遥无期,在中超联赛中畅通无阻的资本运作无从发挥。在伪职业联赛的土壤中,“职业俱乐部”的理想难以实现,恒大的离去在意料之中。

  有人感叹恒大对于中国排球的“薄情”。的确,资本大佬变脸太快。恒大女排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是,双方缘尽的根本原因还是排球联赛自身的发展环境。

  在真正的职业联赛中,运动员是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资源,合理的转会制度能让运动员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带动资本的投入,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对这个项目的关注、参与和投入。而现实情况是,优秀排球运动员人才本来就很稀缺,以体工队体制为主流的联赛队伍为了全运会的利益想方设法限制人员流动,转会市场死水一潭。球员流动不起来,联赛缺乏变化和活力,对资本也难以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潘志琛出任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之后,试图对内、外援转会政策作出调整。然而,上赛季“三外援新政”搁浅,本赛季“强制挂牌转会”的举措也未能收到预想效果。转会制度改革阻力重重,举步维艰。

  排球在中国曾与足球、篮球并称为三大球,但如今和足球、篮球渐行渐远。尽管中国女排的战绩时常给球迷们带来慰藉,但是排球项目的参与度、关注度却被足球、篮球甩得越来越远。恒大的高调而来、低调而去只是表象,更令人担忧的是排球联赛的职业化改革踟蹰不前。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推动职业体育改革,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职业联赛和职业体育迎来了政策层面的春天。如果这趟快车中国排球再搭不上,就真有可能“自己玩坏自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恒大女排 郎平 排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