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置身在朝阳公园国际马联(FEI)场地障碍世界杯中国联赛总决赛的发布厅,总有一种超级体育记者的感觉:任何的马术界的大腕,都可以像皇上翻牌一样,由甜美的工作人员张娟带领下出现在你的面前,率直的黄祖平,青春调皮的田雨,略显拘谨的边巴,有坚毅的刘同晏,还有优雅的珍·理查德。
翻开他们,就仿佛翻开一部波涛汹涌的马术历史。
黄祖平:马术是最适合拯救中国独生子女的运动,没有其他
黄祖平喜欢直言直语,话语坦诚,我猜想他如果在足球或者篮球圈,估计肯定是记者们追捧的对象,或者下一个马俊仁。他最喜欢用的语气是:我这么说,你能写出来吗?其实,他说得一点也不过火,只是真实地道出了一个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的心声。
我:作为一个资深人士,怎么看待这次比赛?
黄祖平:可以说,从2011年马术世界杯等赛事引进到中国开始,我们的马术赛事组织已经越来越成熟了。我记得去年,我们还在为这个地面等而抱怨,但如今,还有谁提地面不好?服务不好?包括这次赛道设计,从训练热身场地一直到比赛场地,都是国际马联三大考官兼设计师PaulWeier先生的杰作。这个路线技术性很强,看起来不难,但不小心就被罚掉分。
我:中国运动员在总决赛的突破是从您开始,能帮我们回忆下吗?
黄祖平:那是在2011年,我有一匹12岁的母马叫SANPOCA,这个母马帮了我很多,我们两个配合得也非常好。在那年,我们经历了不多的几次比赛。我记得我只骑了两次,世界杯第一次第一站就得到名次,第二站拿到第三,到决赛那天就拿到冠军,总分也是冠军。我现在还很怀念这匹马,不过现在她属于我的一个学生了,因为不能让她跳那么高了。
世界杯这样的赛事,中国选手之所以如此踊跃参加,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出口——世界杯总决赛。但第一年我拿到这个资格后并没有去,主要原因是奥运会后刚刚回来两三年,如果去的话需要各种准备,比如需要在欧洲提前适应半年,需要合适的马,建立自己的团队,包括一大笔资金。当时我的事业刚刚起步,就放弃了。
我: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您作为奥运第一人?
黄祖平:我要纠正一个概念,其实真正的我应该奥运会年龄最大的人。中国最早拿到资格的是刘丽娜、华天,障碍赛最早的是李振强,他早我一星期拿到资格。那场资格赛我掉两杆,他零点过了,当时我们那一波6人。我觉得奥运对于中国马术运动的发展起到异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欧洲学习到的一些先进文化,包括对马术项目的理解,赛事的理解,各种规则礼仪甚至赛事的理解。回来之后,我们将其运用到国内赛事中。你也知道,刚开始几乎没有比赛,但现在,连世界杯等比赛都不少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我们最初在国内赛时,赛事组委会规定是只让穿黑衣服,只有拿冠军才让穿红衣服。但我跟他们说,欧洲比赛大家都穿各种各样的衣服,因为照相效果好,赞助商高兴。现在你看,还有谁说服装问题?
我:这次我看到也有不少小孩来到了赛场。
黄祖平:是的,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赛场,不少家长还为孩子请了教练,还有送粗去打比赛的,马术在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还是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对马术的理解还不到欧美人的60%,目前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在浪费时间浪费钱。
我:您说的是一个马术文化的问题,比如不少人就认为,在中国马术就是一个高端运动。
答:其实,马术是一项大众运动。它并不意味着高贵的做派,我认识的不少王子公主,他们每天早上六点都会拿着粪叉子去铲粪,擦拭马鞍。也不意味着在众多优质马中选择。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就依靠自己家养的一匹马,干掉了一大批的世界冠军。在这一行里,这种人与马的神话还在不停的复制。马术运动更多的是一种贵族精神,骑士精神,它要求的是参与者长期的坚持、骑手的勇敢和超越,如果拼命往贵族上靠,那就是贱骨头。
在我看来,马术运动是世界上最棒的一项运动,拯救目前独生子女的运动,只有骑马,才能教会孩子和家长,怎么去重新回到大自然,回到人类本性的这种东西上,如何培养责任感,如何劳动,付出。其他项目没戏。
我:还是回到奥运会这个话题吧。因为奥运会对您、对我们国家这个产业真的推动是巨大的。那么我们马上又要面临一个奥运会——巴西奥运会。
答:作为我个人,当然想再次去奥运会,那是那是一个巨大的PARTY,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刻。但实事求是地说,这对我们有些难。我们当初为什么要下那么大决心在欧洲打奥运会,是有一个很大的民族情节在里面的,就是这个奥运会是在家门口办,28个大型赛事中惟一没有参加过的项目,中国人不应该缺席。我们骑马的,这脸往哪里放,于是,我们带着一种破釜沉舟和玩命的态度出去的。但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一个奥运会资格甚至奥运会金牌来证明了。我认为我们应该踏实做好中国马术,练好自己的内功,让这项运动走向国际化、社会化、市场化。只有走这样的一条路之后,这个运动才能源源不断的来大量的青少年,才能形成产业。一旦你形成了产业,它能够回馈给社会,从教育这个青少年。在这个行业,我们这行有个硬指标:三匹运动马产生一个工作岗位,这个时候你会想:有没有奥运资格、有没有奥运金牌这个是不重要的。
【田雨,1995年出生,北京人,国际马术节最小的选手】
田雨:马是我的家人,我愿意用生命保护它们,她们也是。
19岁的田雨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大一的学生,但她更广为人知的是中国最年轻的职业骑手角色。她继承了北京姑娘特有的率直,而15年的马术生涯,则给了她更多的灵动和洒脱。
她唯一有些断点的时候,是她谈及自己的马术生涯,是纯粹的“砸钱买罪受”。在训练和比赛中,她曾无数次经历过从马背上摔下来的经历。最严重的一次,马一头栽下,她飞出去撞在障碍上,昏迷了20多分钟。“我们父母开始很坚决,让我不骑了。但我的坚持,让他们最后选择了妥协。”
我:能否简单地介绍下你的马术经历?
田雨:我从4岁开始接触这项运动。我从小就喜欢和动物打交道,我以前家里养猫啊狗啊什么的,但现在,我更多的时间是伺候三匹马。对我来说,马不仅仅是一个赛场上短短几十秒的工具,而是我的家人。他很敏感很细腻,你需要很有耐心的照顾它。我觉得骑马,从小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我:在学习和马术之间,是否需要平衡?
田雨:我算是将学业和马术平衡得很好的,虽然刚开始觉得时间有一些不够用,尤其是到了高中的时候,但后来慢慢习惯后,就会很好地支配的时间。假如你将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一件事,你会发现怎么样都可以做到。
我:你是什么时候坚定走职业之跳路的?
田雨:开始有了我第二匹马的时候,12岁左右。我非常享受的,是站在场上,敬礼完毕我就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完成,这可以说就是一种骑士精神,站在场上你不光代表你自己,代表你的荣誉和坚持,你的的身上还系着马的荣誉和坚持!
我:有为自己设立目标吗?
田雨:那时候北京赛马也才刚刚起步,而且我并不希望说一开始把目标定的太大,我习惯于每个阶段给每个阶段定自己的目标。现在我还是一个专业骑手,但是正朝着职业这条道上迈进。对于我来说奥运会还有点远。我不急于提高,准备出国再继续往高了走。
我:马术对你意味着什么?
田雨:是的,我很喜欢自由的生活,作为年轻骑手要尝试各种风格的马匹,带着懒的马、疯的马、快的马、慢的马、要人帮的马和能帮人的马,享受在赛场上驰骋的生活。感觉你就是全世界的女王。
【这位瑞士骑手15岁即夺得了首个冠军,自后一直活跃在世界马坛的顶尖赛场,这次是以罚4分78.23秒的成绩获得季军。】
理查德:华天具备成为偶像明星的一切潜质,我更喜欢朱美美
在赛场上,珍的大幅海报随处可见,她以浪琴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几乎每一次出场都会引起轰动。她说,自己和不少中国运动员很熟。
我:怎么看待这里的环境?
珍-理查德:嗯,非常享受。我在世界很多地方比赛过,但中国,绝对是非常独特的。这里有狂热的马术迷,我在敬礼的时候他们都能发出热情的欢呼。这里的地面,马匹甚至赛道设计,简直是无以伦比。我喜欢这里。有点遗憾的是,我昨天发挥有点糟糕,希望能继续好点表现?
我:怎么看待中国选手的表现?
珍-理查德:在世界赛场上,我看到了很多优秀中国骑手的身影,而且这几年越来越多。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这个国家非常强盛的未来。不过作为我来说,更喜欢的是朱美美,她的技术很全面,而且非常开朗,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她还告诉我,她自己为了中国放弃了美国国籍,她还在准备巴西奥运会,目前几匹马都安排好了,可以留到里约奥运会的时候用。
我:中国的华天是我们的骄傲,他目前在英国,你和他交流过吗?
珍-理查德:我们的项目不一样,平常交流很少(珍是障碍赛、华天是马术赛三项赛)。上个月在法国的一个比赛中,我曾见到他,并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他很优雅,超级帅,具备成为偶像明星的一切潜质。我觉得这很重要,他是历史上第一位和唯一一位世界最高级别中最年轻的奥运会马术三项赛青少年选手,将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国际赛场上。
我:这次比赛有不少小孩子也出现在赛场上,你有什么话对他们说吗?
珍-理查德:是的,作为孩子越早越接触马术越好。最好是4岁就开始接触,然后进行系统的培养,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比赛,比如青少年比赛。我14岁才开始比赛,已经很晚了。当然,只要你爱好这个运动,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我:最后问一下,你多少马?
珍-理查德:我们家有9匹马,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农场,农场里有80匹马。大部分是为客户看护和喂养的。
【刘同晏,1969-10-22,内蒙古马术队总教练,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成员。】
刘同晏:我希望自己骑到动不了的时候
中国马术运动员刘同晏在中国有着很高的排名,他还是内蒙古马术队总教练。拿着超大的水杯,身着安踏的国字号衣服,他打开话匣子,仿佛打开了一部马术的历史。他说,作为教练在前面冲锋陷阵,做出表率,这就是最好的传道。
我:您个人在马术事业的飞跃点是在哪里?
刘同晏:就是这五六年吧,通过这些比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马匹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马匹的质量有了很大不同,我们现在一线的选手就已经打到一米五。这个水平,已经能和国际接轨。
我:马术运动是一个周期特别长的项目。
刘同晏:马术运动是竞技运动中周期最长的项目,从很小就可以开始骑,目前有记载的最大的骑手是82岁。它是一个技术项目,它的体能要求并不是很大,它的技术性体现在人与马的结合上。
我:您希望骑到什么时候?
刘同晏:看情况吧。我们国家的情况不一样,看自己的经济情况和身体情况怎么样,也许会从事一个幕后的工作。我们现在四年的目标就是全国运动会,代表内蒙古取得金牌。大的目标则是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我:对奥运会有什么想法吗?
刘同晏:奥运会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最高目标,作为马术运动员我们跟国际的竞技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骑手的参赛水平、马匹的质量、整个的训练水平。通过这几年的世界杯,越来越多国外的优秀选手参与到我们赛事当中,对我们的骑手有很大的促进。以前我们的选手不打杆基本就是冠亚军水平,现在想要得冠军就必须打决赛。
我:您有骑手和总教练两个身份,您怎么平衡的?
刘同晏:我目前的竞技成绩还是很好的,队里还没有人能超越我,而且与马匹的配合也很好,因此我还会继续。作为教练员来说要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作为队伍来说,它必须完成每年的成绩指标。假如有新的运动员顶上来我会考虑一些其它的问题。
我:您作为一个教练员跟别的运动员对运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您能说说吗?
刘同晏:作为一个教练员必须有很好的经验,对回转、直线和马匹、技术上的理解,这样才能教给运动员,自己必须有很多的实践。
【1987年10月7日生,西藏,2011年荣誉参加鸟巢国际马术大师赛,这次获得亚军。】
边巴次仁:我也想出去,尽管这很难。
老实说,将边巴次仁请来交流,唯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西藏骑手,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很不容易。果然,这个有些羞涩的骑手,总是惜字如金,有的时候甚至没有按照你的话题来,但谈起未来的展望,他的眼神中闪出一道光芒,他和前来接受采访的领队话匣子有些刹不住。
“我们会多宣传自己,就像华天那样。”领队说。
我:现在正值祖国65周年生日,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骑手,表达一下对国家的感情。
边巴次仁:这几年,每次十一期间我们都有世界杯这场比赛,几乎每年都在十月份里头。怎么说呢,感觉挺自豪的吧。我们能有机会走出西藏,进入到这种国际舞台,和他们同场竞技,得到世界的认可。
我:我知道你以前是速度赛马,它跟场地障碍赛有什么不同?
边巴次仁:我是11岁的时候,也是从小在体校里出来,2003年被选到北京来进行培养。我以前是速度骑手,个子很高长得很快,就被选到场地障碍比赛中来。速度起码和场地障碍,主要区别就是身高和体重,50公斤或者45公斤要是超过60公斤以上速度赛马肯定是不行的。
我:作为国内的一个马术骑手,您怎么看待近年来马术的国际赛事越来越多?
边巴次仁:对我们平时学习更好,每次比赛当作一点一点的积累,平时很少与欧洲、国际有交流,夕阳比赛越多越好。
我:你觉得自己成绩飞跃是什么时候?
边巴次仁:2013年上届全运会的时候。这匹马也是跟了我5年多,给了我自信和希望。在国内,刚才从欧洲引进保持这么长时间竞技状态的马很少,基本上到了第二三年就开始退步了。
我:少数民族马术和现代意义上的马术有什么区别?
边巴次仁:中国的少数民族马术大多起源于表演,后来转向专业,随着现在赛事逐渐变多,中国马术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但仍然与欧洲有较大的差距。我希望能够多去欧洲进行训练,并多经历赛事锻炼。虽然这很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