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旺:奥运冠军的体育课讲义

2014年09月05日10:33   体育专栏  作者:杨旺  
钱红给孩子们传授游泳技巧钱红给孩子们传授游泳技巧

  在昆明下榻的宾馆,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封信。在这封打着CCTV体坛风云人物抬头的信件里,没有常规的新闻稿式套路,以及一堆仔细雕琢的拔高式空洞词汇,而是一封放低姿态的关于体育课理解的分享,倡议:“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关注学校体育运动”。怀着好奇之心,我走进了信件的始作俑者、CCTV体坛风云人物执行总导演傅佳伟,跟他聊起学校体育课的事情。参与聊天的,还有前几天将标准化课件设计到教育部大中小学游泳馆的前奥运冠军钱红。

  在人们对体育课还停留在空洞描述,或者明星式作秀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行动,或通过媒体的力量推动体育课的进展,或者干脆已经将自己的专业内容出现在了孩子们的标准教材里。

  教师节快到了,请允许我代表那些享受过或者即将享受他们体育先进理念的学生们道一句:你们辛苦了。

傅佳伟傅佳伟

  三年后,圆梦“开学第一课”

  【讲述人:傅佳伟

  身份:CCTV体坛风云人物执行总导演

  描述:从2012年策划“开学第一课”活动,到2014年9月1日在白汉场中心小学,傅佳伟为郭川、宋坤、王非等体育明星设计了课件,他说,自己等这第一课,已经等了10年。】     

  2012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工作系统进行了重新整合,成立了现在的导演组。在导演组第一次会议上,我就提出了要加强该评选活动的品牌建设,而公益活动是最好的突破口。同时,公益活动对评选的优胜者也能更好地利用,让其产生更广泛的社会价值。以此思路,当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贯穿全年度,其中就包括9月1日开学第一课。    

  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从策划之初一直没有做成,是因为对于“开学第一课”的准确定位和设计略显粗糙,没有非常好的切入点,而且受制于央视一套每年搞的《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影响,思路总是打不开。   

  那为什么历时三年,这一次,做成了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从2008年度的评选活动开始至今,本人已经连续参与了7届的评选工作。对该评选的认识、认知及对该评选活动的品牌塑造已逐渐深入和清晰,并形成了一套研究体系。通过研究和讨论,个人对该评选品牌提出了“传播体育的力量”这一活动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进行品牌传播和外延设计。正是这几年工作中的思考,对体育是什么?体育的价值在哪?体育行为中还蕴含着怎样的智慧等等问题也渐渐有了自己更深入的理解。   

  2012年,体坛风云人物导演组重新竞聘,我和李然作为竞聘的联合总导演就提出“回到原点”这一年度主题,希望通过评选,让全社会重视体育回到校园、回归教育、淡化竞技体育的金牌属性,让体育趋于生活的常态。从那时起,三年之内,其实社会上对于体育回归教育本质的讨论不绝于耳,以今年更甚。著名运动员姚明等在政协会议上的提案和呼吁,直接催生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也就有了刘延东副总理在今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这也是官方给出的明确信号。   

  客观地说,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作为一项品牌媒体活动,一直以来在品牌的外延及附属活动上做得不够。但从今年开始,体坛风云人物公益活动格外丰富,属历届之最。第一站是进社区,第二站是公益跑。第三站,按照时间节点,自然就想到了设计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这次开学第一课公益活动有了应时应景举行的充足理由。而我作为该项活动的总设计,对怎么搞好本次活动,做了精心地准备和策划:  

  1.区别于《开学第一课》这样一个以电视播出为主形态的节目,将本次公益活动的名称定义为“开学第一天快乐体育课—CCTV体坛风云人物校园公益行”,更接地气。突出活动的主人公、公益性、体育属性、进校园行为,以及开学第一天这个时间节点。   

  2.昆明市官渡区白汉场中心小学的体育老师毕首金,是2012年度CCTV体坛风云人物未名人士体育精神奖的获得者。小学距离昆明市中心近40公里,相对偏远落后。毕首金老师在此任教30余年,变废为宝,因地制宜,亲手制作了大量民间体育器材。也因此让学校有了快乐体育大课间的传统。按照本次公益活动的准确定位,活动地点首选在这里举行。  

  3.以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传播体育的力量”这一定位发端,设计活动行为。所以就有了体育文化课、体育公开课、欢乐大课间、赠送体育书籍和器材这四个大环节。    

  4.个体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怎样一个路径呢?首先,先听闻他人介绍和示范,有了初步的认识,进而激发了向往的愿望。其次,需要有人示范,或者自我主动的开始参与到其中,有机会尝试;再次,是在几次尝试后开始喜欢,并坚持下来,进而取得个人的一点成绩;最后,由于个人的喜爱,愿意将这项运动的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带动其他人参与。这是我对体育传播对个体参与运动产生路径的一个认识。事实上,这也正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体育在回归教育本源的同时,我们要看到,体育是一种文化,回归的过程是在一个大的文化传播背景下进行的。基于这种认识,和这次举办活动的地点环境,我设计了一堂具有极强反差的文化课。云南的周边无海,上课的3至6年级的300名小学生中,只有17人见过大海。这堂课的核心目的就是突出体育的文化概念,以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感召学生们对一项运动的向往和追求。要知道,一般小学一节课不超过40分钟,这是基于小孩的专注度时间考量的。但是,这堂课上了足足1个小时。当两位中国当代的航海家宋坤和2013年度CCTV体坛风云人物特殊贡献奖获得者郭川,以他们的切身见闻和感受,告诉孩子们大海和帆船运动是怎样时,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这足以说明本堂课的成功。作为我的设计初衷来讲,也正如该校赵校长所言,期望这所学校未来能因此诞生一位航海家。   

  5.校园体育课,基本上都是在灌输和教练一些运动的技能,这是目前国内校园体育教育的现状。但就是我参与了体坛风云人物评选这么多届,逐渐对于体育的深入思考,我个人认为,体育更多的应该是以“体”“育”人。以体育运动的方式,以体育中的智慧,来培育人的身体、心智,甚至塑造灵魂。当我们打电话请CCTV体坛风云人物总评评委之一,前国家男篮主教练王非来设计一堂篮球课时。王指导的理念与我们不谋而合。他也希望不是简单地给孩子们教授篮球技能。而是通过这些过程,培养孩子们要有自信,要学会团队协作。这正是以“体”,“育”人的积极表达。而我们曾经的体育课有哪个老师这么考虑过呢?   

  6.捐赠环节中,我重点推荐了湛庐文化出版的《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此书也被国际奥委会委员大杨扬等人推荐。因为我完整读过这本书,书中的大量事例、实验和实践性结论,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就是通过运动的方式,既提升了健康指数,又可以改造大脑的活跃度,以此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投入学习,同时通过运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心智等等。这本书的诸多理念和我们寄希望体育课能以“体”,“育”人的活动设计理念相得益彰。所以,我们把此书推荐并赠送给昆明当地的教职员工,核心目的也是希望能激发到学校领导、教职员工这一端,促使他们试图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学方式,认识到体育课在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体育回归教育本源,对于广大校园来说,是中央的指示精神,是校园体育建设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并无具体的措施和实施意见。对于长久以来习惯了,改变无非就是多增加几节体育课这种固有思维方式的众多学校来说,我们真心地希望通过这次体育课设计的尝试,以及理念的推广,能引发社会的大讨论。那就是,体育课到底该怎么设计,怎么上?体育课在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以“拯救体育课”为标题,其实一点不为过。因为《运动改造大脑》中提到的美国先进的那些以“体”“育”人的理念摆在那呢。如果,真的能引发此讨论,那将是我作为一个体育传媒人的自豪。


  7年了,只为那个“一亿梦想”

  【讲述人:钱红

  身份:钱红青少年锻炼计划发起人,钱红游泳学校总教练

  描述:在2007年中国的溺亡人数遭受国际卫生组织等的质疑之后,钱红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体系。从2012年起,她开始陆续为北京西城、海淀、朝阳共17所学校以及鄂而多斯大部分中小学提供标准化课件;目前,受教育部大中小学体育技能等级测试标准制订小组委托,专项制订游泳项目的标准和测试方法。试运行标准通过,准备试运行。】

  9月初,又到一年开学时。   

  和往年一样,我又坐在了中小学开学典礼的嘉宾席上。看着孩子们身着红领巾的兴奋的笑脸,我的思维却飘到了2007年7月。在那次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中国政府在北京举办的预防溺水国际研讨会中,身为该组织的减溺形象大使的我,并没有任何参加会议的荣耀感。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在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亡,相当于每天有150人。但世界卫生组织却质疑说,实际数字可能要比这个高出一倍,也可能有112000多人溺亡,其中50%以上是15岁以下的儿童。  

  震惊,难受,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我记得散会之后,只对团队说了一句话:从今天起,我要转型教孩子们,哪怕赔本也要做!   

  只有我理解这个决定背后的纠结和艰难。从国家队退役之后,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游泳培训模式,比如培训班、业余体校或者俱乐部等。我的人脉和专业知识,确保了自己对这一模式的掌控;但现在,我等于要抛弃以往的市场模式,去挑战回报周期极为漫长的学生游泳培训体系。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不少壁垒和瓶颈需要突破:政策的壁垒,学校教学体系的自成体系,游泳馆及环境的限制,以及授课对象的不确定性等等。   

  但是,只要我一想起那些因为缺乏游泳技能而无辜消失的鲜活生命,我就坚定了自己的念头:再苦也要公关。作为具有专业技能的社会资源,作为国家培养的奥运冠军,有时候需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感。更何况如今青少年的体质现状,已经到了非常揪心的地步。    

  经过思考,我和团队确立了路径:先暂时放弃游泳馆建设、救生员的培养,而将出台适合小学生的游泳标准化课件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资深的游泳人士,我甚至此前的游泳课程存在着不少的盲点甚至忙去。  

  感谢我的游泳经历和团队,使得我有机会每年深入考察美国七八家青少年游泳俱乐部,并得以接触美国著名游泳教练汤姆森撰写的《游泳教学》的核心理念。我还从一些朋友处获悉了日本著名游泳教练的一些真经,因为文化的共通性,他们的不少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加上我和我的教练、由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国内著名教练员冯晓东彼此多年摸索的青训实践,使得我们逐步清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标准化课件。新标准课件和美日相比,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去掉一些我们无法实现的,比如孩子们的锻炼习惯,训练时间,以及训练环境限制等,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学生作息规律的情况下丰满了体育课内容。   

  最初,我将这一先进理念在西城、海淀、朝阳等17所学校进行试点,效果非常好。看过我们授课的老师们都说,我们的设计实在是太棒了。他们说,我们是在有规律的学习节奏中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和改进自我认识来促进情感的健康,掌握了终生体育项目,养成了锻炼习惯。同时通过参与团队活动和向集体目标迈进的努力来促进社会心理的健康。正如北京小学的李明新校长对我说,在我们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之后,他觉得我们是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最终拍板和我们合作的。在我们去年入驻之后,北京小学的几乎所有孩子都学会了游泳。   

  确实,在教学课件中,我们队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认真设计。我们始终强调游泳不是速成的,通过娱乐性、参与性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个具象的游戏,让孩子们喜欢水。整个教学课程,每个环节都有游戏,譬如过山洞,两个孩子在水里拉着手,另一个孩子从水下钻过去,面对就是要解决恐水问题。四堂课后,游戏的内容逐步减量。整个小学阶段共有102堂单项课,分62个单项,教练不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教学,而是按照我们的标准流程教学,一个是小孩儿学习比较规范、标准,一看就知道学到哪儿,一目了然。而在对游泳技能上,我们也是循序渐进地推进。   

  尽管已经实践三年,已经有18万人在我的影响下学会了游泳,但我们还在不断完善和创新课件,以求在以往的社团模式和如今的课件模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另外,我们还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运动员资源,逐步帮助各试点校建立起试点校的考核标准和游泳比赛体系,让孩子们在玩的基础上有机会提高,分出层次。  

  日前,受教育部大中小学体育技能等级测试标准制订小组委托,我还专项制订游泳项目的标准和测试方法,目前准备试运行。这是官方组织对我的认可,我也感觉到责任在肩。  

  当然,届时离我所规划的“教会一亿中国孩子游泳”的目标,已经为期不远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钱红 奥运冠军 体育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