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休息,没去趁热闹轧闹猛,昏昏沉沉10天,只有一条消息让人感觉总有些话要说,那就是宁泽涛。
宁泽涛因为广告的事情,与游泳中心不和被除名,接着也退出海军队,回到老家河南,这早已经不是新闻了。新闻发生在节前,有记者问起游泳中心某领导,宁泽涛能不能重新进入国家游泳队的问题时,领导含含糊糊,推三阻四,一口一个“再说”,难有准确的回答。
忽然想起一件往事。大约在2011年前后,我每天上午都会去位于枫林路上的上海市徐汇区游泳馆游泳,在那里总能看到一群年轻游泳选手在里面训练。一看那招式,就知是专业的选手。他们每天准时到来,而这时正是上班时间,池里游泳的人不多,但他们很自觉地只占着中间的3、4根道。池边上的站着一位年过5旬的女教练,胸前挂着一块秒表。女教练看上去很慈祥,话也不多,但温和中透着威严,队员们很听她的话。
平时在水池里自我感觉还算可以的我,和他们一相邻,自信心顿时消失。隔着一条泳道观察着他们的游姿,简直太棒了,就像是一条条飞鱼,一片水花四溅,人早游前面去了。
与他们交谈后方知,他们是海军游泳队的,因水电路的海军游泳馆正在维修,便临时借用这个泳池训练。几年之后宁泽涛横空出世,那位女教练也频频在屏幕上露面,我忽然想道,那个时候还不没出名的宁泽涛,也一定也在这里训练,原来我还也宁泽涛同池游泳过。
这是一段小插曲,还是回到正题。宁泽涛出名后大红大紫,后来也走了背运,被国家队除名,连饭卡也消磁,后来又离开了海军队。他的“出路”似乎也起起伏伏,沉寂一段时间后,又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眼下的情况看,似乎又回到了巅峰状态,但问起宁是否是国家队一员时,游泳中心领导却不肯给个明确的答复。好象宁泽涛能否成为国家队队员,成了一个需要慎之又慎,考虑又考虑的严重问题。
进国家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按通常的意义说,国家队代表一国之最高水平,就看成绩,够线了,就是,不够线,就不是,很简单。好比奥运会比赛,不是你想参加就能够参加的,你得先够报名标准。如果不够标准,你再做“同一个梦想”,也只能买张票子乖乖坐在看台上。
大多数国家的国家队也都是这样的。当然,他们没有“举国体制”,都是个人奋斗,如果够水平,会有赞助商,会有广告,如果取得了名次,国家也会给予帮助,代表国家队的比赛资格,都是要通过硬性的国内选拔赛,一锤定音,名次先靠前就是,哪怕你再年轻;比砸了就落选,即使你经验再老到。我认为这是最公平也最合理的,竞技体育,就是唯成绩论,如果再掺和进其他因素,认为老队员“虽然这一次成绩不理想,但是大赛经验丰富,年轻队员虽然选拔赛成绩不错,但是大赛心理未必能过关”的种种说法,都是对所有努力奋斗的运动员的不公平。
中国一些项目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比如乒乓球队就有“直通***”的赛事,但却还是留了个口子,教练手里还拿着几个名额为“调整、统筹”用,好比热门的门票,总得要留几张照顾领导和各方关系,这也是人情世故所然。但是,在事关运动员运动一生奋斗生涯的问题上采用这样的作法很不公平,也很不人道。谁能保证班子内定的人一定就能赢?对于辛辛苦苦靠自己本事打上来的人,又哪有公平可言?
我又想起一件往事。当年何智丽未听让球指示,执意打败队友,最后还是战胜外国对手为中国队获得了女单冠军,但是这一违抗命令的做法犯了天条,汉城奥运会的名额显然没有她,尽管她当时在队内的成绩最好。为了能够参加奥运会,她的教练孙梅英带着她到处游走,脱情、说情,也跑到我当时服务的报社来,希望得到报社的支持。但是那时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表示理解,爱莫能助。
而后发生的事情就不再多说了,最终这位世界冠军没有参加奥运会,最后加入了日本籍,并在广岛亚运会上连续打败包括邓亚萍在内的中国选手,为日本队获得女单冠军。
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体坛并不孤立,在一些世界无敌的是项目上,派谁上都是冠军,于是就有内部“协调和统筹”,只要是协调,就免不了会有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发生,不仅违背公平公正的体育道德体育精神,对运动员的士气和精神力是严重的挫伤,事情本身也未必朝主事者的心愿走。如上届奥运会女子举重的某一级别的参赛选手,就是临时“协调”的。但这位国内成绩并不是最好的选手上去抓举三把全落空,连总成绩都没有就结束了奥运征程。
因此,宁泽涛够不够国家队标准,是不是国家队队员,不应该是哪个人说了算,也不应该是“班子”来定,而应该通过公开公平透明的比赛,让成绩来决定。如果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就是当之无愧的参赛选手、国家队队员。我实在想不出还有比这更好、更简单、更能杜绝个人意志和权力寻租的遴选办法。这才符合奥运精神,符合体育精神,对于每一个热爱体育运动,或者渴望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变人生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希望如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