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旺:从毕氏转体到马拉松跑者

2016年04月21日15:56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1996年,年仅15岁的她肩负着国家的期待出现在亚特兰大奥运会;

  2015年底,34岁已为人母的她出现在了夏威夷马拉松赛道。

  她曾经讨厌跑步,如今却为马拉松代言。

  两段迥异的经历,折射出的是毕文静厚重而多彩的人生。​

  “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天蒙蒙亮,就要穿着又肥又厚的羽绒服大衣,等待着教练吹响跑步的哨声。四百米的环形跑道,我们至少要跑10圈,大多时候是哭着跑完的。”

  这是4月18日,毕文静在北京小学进行公益讲座中的开篇词。

  提起毕文静,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体操,以及那具有在魔幻主义的毕氏转体动作。但退役多年后,她又重新回到跑道,报名夏威夷马拉松。她喜欢做点有难度的事情,正如她征服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动作。

  作为一名跑者,我能理解她在全马最后时刻的绝望,崩溃和孤独以及精神撞墙。她将这两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做成演讲PPT(从一个运动员到一个运动家),出现在4月18日的这场公益演讲中。

  [上]最怕的不是摔倒,而是磨破的手再次上杠

  从山东到北京,

  从小队员到大姐姐;

  从洗衣到自主学习,

  从想家到受伤。

  当同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毕文静开始体会生活之多艰。每到周末尝尝肉松,是自己为数不多的释放时刻。

  毕文静的运动记忆,可以从1995年开始说起。刚刚入选国家队的她已经14岁了。面对那些八九岁就进入国家队的“老队员”们心里不禁发怵,逢人都喊姐姐。终于有一天,有队友忍不住告诉她:“我还没有你大呢。”在那些不停涌现的比她更年轻的潜力队友面前,她永远都不能忽略这种压力,这种压力一直伴随到她退役。

  ——训练非常艰苦,困难总是超乎我的想象,但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扛。大家可以看看我的手:由于经常在高低杠等上做动作,我那稚嫩的手经常被磨破,磨出水泡。但第二天,我还是需要接着练,那种钻心的痛一直伴随始终。直到手结成老茧,直到身体没有疼痛的记忆。所以我说,世界上没有克服不了的苦。

   1997年,在瑞士洛桑世界锦标赛上,高低杠动作“扭臂转体360度成反握倒立”被国际体联命名为“毕氏转体”。

  名词解释——Giant circle fwd in L grip with initiation of 1/1 turn (360°) on 1 arm before hstd phase, completed to hstd 扭臂握向前大回环在手倒立阶段前经单臂转体360°(可用任何技术)在手倒立阶段完成,这一独创动作被国际体操联合会命名为“毕文静转体”。

  ——所谓的命名动作,需要国家队提前向国际体操联合会提出申请,其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专门录制。当时队里几个人都在冲击新动作,但只有我一个人在国际大赛中成功完成,因此得到了命名。这个动作最大的难点在于,所有的高难度动作就是单手来完成。

  1998年5月,参加在日本鲭江举行的世界杯体操总决赛,以9.887分的成绩获女子高低杠冠军。此前她还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高低杠亚军,唯一在高低杠上战胜过霍尔金娜的中国姑娘。​

  ——我算是比赛发挥型选手中,尽管比赛前总是失眠,但到真正的大赛,我几乎没有摔下来过。因为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平地,比高低杠底的示范器材上进行练习,千万次的锤炼之后,你比赛就好像走路一样平常。你能想象,自己在走路的时候会摔下去吗?

  退役后,她进入上海财经大学就读经济法专业;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李宁公司。

   ——我退役之后,终于可以像同龄人,那样开始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其实在运动队时期,我们平常周末也有学习课,但这种学习不系统,但我们这也是为了国家的付出。

  [下]能活着,就是最大的爱

  16年前,她抛下所有光环离开国家队。

  学习,工作,结婚,生子,

  一个普通人的所有轮回。

  她曾经以为,自己会远离那给自己无数辉煌和伤痛的竞技场

  未曾想,马拉松

  又让她再次找到挑战极限的感觉。

  毕文静开始跑步是一种偶然。由于小区邻居想减肥,希望毕文静能陪伴。于是,她不得不回到这个曾给他带来无限痛苦的跑道。刚开始第一个圈的时候,她就觉得胸闷,气短,但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很享受这样的感觉。这不仅仅源于身体的变化,还因为对自己的超越——一切,还要从去年底报名夏威夷马拉松开始说起。

  领取装备。

  整理装备及准备必需品。

  当地时间12月13日凌晨两点,预备出发。——夏威夷马拉松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没有关门时间限制,而且这个地方非常具有挑战性。

  夏威夷时间2015年12月13日清晨5点,伴随着夏威夷市长演讲的余音,3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如蜂拥般冲出起跑线,比赛正式开始了。​

  10K:就是这位姐姐,让我开始“魔鬼的步伐”的。

  15公里:肯尼亚选手在冲刺,我们的体能在一点点消耗和透支。20公里:我的第一个目标。开森!

  25公里:看到这个标识,一定要微笑:咔嚓

   ——夏威夷的热带气候与两股赤道暖流的交汇,让每名参赛者从一开始就挥汗如雨。赛前涂抹的凡士林伴随着摩擦和蒸发一点点变干,心脏所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但我仍然要笑看镜头。

  30公里,进入撞墙阶段。

  ——所谓的撞墙,就是身体已经透支,撞墙的心都有了。四肢渐渐酸痛,一次又一次的岔气仿佛四周都变成了真空双目紧盯跑道。在跑步的时候,我从来不用耳机,我的内心执念只有跑,跑,跑。​

  33公里:接近中午,开始暴晒。

  ——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注视跑道旁的景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小时,四肢逐渐失去气力,腿部乳酸分泌越来越多,心脏负荷逐渐加大,心跳急速加快。

  35公里,路上到处都是抽筋倒下的人。

  41公里,胜利在望,哦耶!

  ​

  胜利的终点。

  ——我终于做到了,我此刻最大的感受就是,活着,就是爱。

  [ 2015年12月13日,毕文静以7小时45分11秒的时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夏威夷马拉松。人生的挑战,克服马拉松途中各种困难,坚持到最后!获得第一枚马拉松奖牌!

  毕文静说,从夏威夷回来之后,自己仿佛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回来之后,见谁都顺眼了。

  如今,她已经拜名师孙英杰为师,准备开始自己新一轮的征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毕文静体操马拉松毕氏转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