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足球场取代高尔夫球场就是反腐

2014年08月09日10:06   体育专栏  作者:杨华  

  中国最奢侈的运动是什么?不是包养郭美美、不是扶大爷大妈,而是首推高尔夫,至于游艇、马球、帆船等造假昂贵的项目由于过于冷门,尚未蔚然成风,姑且忽略不计。

  高尔夫有着鲜明的阶级烙印,这项运动曾被毛泽东禁止,理由是“太资产阶级”了。随着改革经济腾飞,新富阶层形成,高尔夫球场在国内野蛮增长,即便2004年国务院就规定不得新建高尔夫球场,但10年10条禁令却没能刹住歪风,球场数量从197家增加到521家。还有一种说法,中国实际高尔夫球场直逼1000个,在建球场数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没人知道准确的数量,因为球场建设是隐蔽而神秘的,政府甚至需要动用卫星技术寻求答案。

  高尔夫球场的危害性显而易见,第一,圈地占地,从贫困农民手中剥夺耕地资源;第二,耗水严重,一个球场年耗水4000万吨,还不算偷采地下水;第三,破坏环境,杀虫剂和化肥残留物会污染附近生态。

  不管愿不愿承认,高尔夫都是与贪腐联系最紧密的体育项目。海南副省长谭力被查前还在与私企老板打高尔夫联络感情,交通部司长孙国庆动用公款挥杆,食品药品监管局司长郝和平靠受贿的钱疯狂打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唐若昕夫妇落网,腐败目录里仅高尔夫会员卡一项就有百万元(有的球场一张会员卡就价值200多万,真是“贿赂神器”)……

  随着高尔夫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贪腐官员沉湎于此,独特的“公款经济和贿赂经济”刺激了高尔夫球场的兴建。利益诱惑之下地方敢于和中央政策对着干,张家界城管局副局长龚厚钦曾公然表示:“国家政策是禁止的,但是我们要打擦边球,没有高尔夫,张家界这个旅游城市的品位就上不去嘛。先上车,后买票,买不到票也没有关系。要求下面部门强力推进。”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以“生态园”、“乡村俱乐部”、“休闲会所”的名义去申报高尔夫项目,那些贪腐者打完球一般开具他所希望的发票,比如餐饮发票。中纪委铁腕反腐,用于送礼的奢侈品遭遇沉重打击,但对高尔夫球场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球场采取了会员换名和匿名的应对举措,并作出承诺:“客户尽管放心。没有人能找到关于我们会所成员的任何信息。我们的员工都受过良好训练。我们知道谁是来看热闹的,谁是来检查的。”

  在国内高尔夫球场简直成了风景旅游区的标配,乃至于玉龙雪山也经营起了高尔夫会所,乃至于陕西柞水不足20万人口的贫困县,却拥有着被誉为全国最好的山地高尔夫球场。目前国内经常打高尔夫的人大约有30多万,刨除疏通关系、装绅士,调戏女球童的,真正热爱高尔夫的又能有多少?按照14亿的庞大人口基数,中国高尔夫人口几乎为零,高尔夫已是特权阶层的专利。

  广东人大代表指出高尔夫是“绿色鸦片”应严加控制,江苏政协委员呼吁调查所有打高尔夫的公务员,当然,强硬的取缔球场或者禁止这项运动,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从政策上、规定上、舆论上不倡导高尔夫,这是必须恪守的,打击高尔夫,打击奢侈运动,其实就是在打击特权者和贪腐者。根据国情,一般的公务员掏自己腰包支撑不起高尔夫(打训练场那不叫打高尔夫),所以他们打球肯定涉及贪赃行为和寻租活动。

  习主席对外公开的热衷体育项目包括足球、游泳、爬山、排球等等,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平民运动。习近平把足球外交发挥到极致,而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不是因为它高高在上,恰恰相反,是因为它贴近大地,贴近生活,其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不容低估。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下决心搞好校园足球,摆在面前的最现实问题——全国学校有多少对外开放的标准足球场?地方政府如果拿出投资高尔夫那么大的热情和财力,国内足球场数量早世界第一了!是该让贪腐官员和新富阶层在高尔夫球场享受贵族气派,还是该让举国人民、特别是孩子体会足球的锻炼和乐趣?

  高尔夫终究是惠及小众的,对于违规建筑的球场就应该强制收回土地,改建民生项目,比如休闲公园,比如足球场。当务之急是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发展以足球为代表的“接地气”运动,而不是在奢华的高尔夫里失去操守。

  (大公体育杨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高尔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