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互动时代的体育解说

2014年07月25日10:42   体育专栏  作者:棋哥  

  世界杯的大量祖国记者从巴西回到北京,第一个就想给刘建宏老师接风。醋溜土豆丝,拍黄瓜,河北保定驴肉等几盘小菜,以反“四风”精神彻底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接风洗尘,足球业务不丢。

  在巴西世界杯开幕的比赛中,当克罗地亚1:0领先巴西时,曾给刘建宏老师发了一条微信:期待克罗地亚的拉基蒂奇、摩德里奇、奥利奇、科瓦契奇、佩里希奇、耶拉维奇等六大“奇哥”,在今天的世界杯开场赛中能创造奇迹。于是,在万里之外的世界杯赛场传来“收到《东方体育日报》评论员棋哥的微信,克罗地亚奇哥……”。

  那一夜世界杯情怀,被点名了,美不胜收。

  其实这还是源于世界杯之前的一次解说探讨。在移动互联等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一切世界杯的信息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眼帘,灌入耳中,涌入脑海。以传统体育解说聊当今的世界大赛,仅靠声情并茂,激情呐喊,绘声绘色已很难打动观众。因此,刘建宏老师提出了体育解说的创新想法,要增加与观众互动的内容。

  这让我想起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谆谆教导:“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也难怪刘建宏开始尝试的互动解说,会遭到各种吐槽和意淫。

  记得199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张之体育解说研讨会,那次的回顾还是以广播为平台的广播味体育解说。张之老师讲到1961年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特别谈到了容国团与星野展弥的第八盘决战。他说后来见到毛主席,毛主席都说听了那场解说心情紧张得不得了。张之当时就想:毛主席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都不紧张,还能“我自岿然不动”。为什么听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转播也紧张?

  现在琢磨,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广播解说,听众看不到现场,只能听体育解说员对现场惊心动魄的描述,伟人听了自然也会紧张。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体育解说,随着电视观众的逐步普及,配合着电视画面解说的一代革命新人在成长。如果说宋世雄老师是广播到电视的跨界代表人物的话,那么孙正平、韩乔生、王泰兴(广东)、唐蒙(上海)、焦研峰(大连)、宋建生(北京)等已经让电视解说实现了以画面为主的全面转型,不用再详细描述谁把球传给了谁。

  过去见了上海体育圈的朋友总要聊起海派足球解说,海派的特点就是总能把体育明星的全称说出来。比如“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连过五人……”,或者“德国队(微博)金色轰炸机尤尔根·克林斯曼打入关键一球……”。那时我还觉得这种电视时代的“全称”解说太占用时间,后来意识到这对非球迷来说是很重要的。

  2001年中国足球队打入世界杯,在一次电视晚会上,经济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焦急的问编导:“你给我的稿子上明明写的是米卢,但别人为什么管他叫博拉?中国队主教练到底叫什么”?这时我才觉得海派全称解说“博拉·米卢蒂诺维奇”是多么的重要。

  当体育的解说走过广播时代,走过电视时代,来到信息互动时代的今天,特别是在世界杯这样世界瞩目的比赛解说现场,刘建宏老师借助微博、微信开始植入与观众“互动”解说的新模式,这一点就非常的难能可贵。

  就因为这个,要力挺刘建宏老师对体育解说的互动创新,这是发展路子。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解说 世界杯 互动时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