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盘点中超解说各家风格

2014年04月21日11:09   体育专栏  作者:方寸  
董路董路

  改革开放后,中国女排雄起,跟着她火起来一种职业,叫体育解说。当时,神一级的解说员叫宋世雄。那时,人们想起中国女排,就能想到宋世雄;想到宋世雄,就能想起中国女排。

  宋老时代的解说,属于情景描述式,广播员的特点突出,吐字清晰,过程连贯,从始至终都像放鞭炮似的。孙正平也属此类,到韩乔生则开始变异。大概“韩乔”的脑子转得太快,嘴巴跟不上,就不自觉地偷工减料,却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那就是让人们认识到,解说也可以相声化、小品化,也就是娱乐化。

  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后,中央台的解说风格为之一变,变为情景解读式。特点是专注于对比赛的解读。以张斌、刘建宏、黄健翔等为代表。

  网络媒体兴起以后,足球解说又出现了新的风格,姑且叫作情景创作式。特点是娱乐化,比赛本身成了作料,成为背景材料。新浪开起先河,李欣为代表人物。

  宋一代的解说员,有对解说本身的热爱;张时期的解说员,有对足球的热爱;而李的解说,少了一份对比赛胜负的执著,多了许多享受足球的洒脱。不能享受胜利,退而娱乐足球,也是一种选择。

  李欣与董路的足球解说,可以视为足球视频相声,或者说是双簧表演,运动员们负责动作表演。

  足球解说员的解说,固然各有其自身特点,总体上看都不可能脱离时代背景,都是某个时代人们的追求与情绪的另一种表达。

  过去,地方台的足球解说,基本上是跟着中央台走的,属于模仿加上地域情结。如今,已经有了多样化的趋势。

  当初,山东有个王娣,女的,属于万绿从中一点红,人气指数超高。可惜,此后绿茵解说再无此类“花木兰”。现在,山东台的解说主力是董平生,解说特点介于平和与激情之间。山东台的解说,缺少一个稳定的支点,老是在公正与地域情绪之间摇摆。

  北京台则不同。北京的解说员,一开口就能听出他们是国安的忠实粉丝。他们几乎个个是真心喜欢足球、真爱国安。在他们心里,国安的球员都是自家兄弟。像魏翊东、江文川等等,一说起国安,满脸上都荡起“爱情”涟漪。

  上海台则又有不同。在所有的地方台中,上海台是最不护犊子的。上海台的足球解说,相对理性平和,就是少了点小激情。上海台的唐蒙,解说起来却不萌,满嘴里都是资料、背景。

  广东台过去不太待见中国足球,恒大大起来之后,才对中国足球起了爱心。如今引进过去的詹俊,颇具专业精神。

  在足球转播与解说上,功夫下得最足的,还是北京台;另辟新路的,当属新浪。

  黄健翔的解说,具感性之美,在世界杯上激情四射之后,跌到低谷,风采不在。黄蹿红之后,许多解说员试图模仿黄式解说,基本都是东施效颦。或许他们还没有真正爱上足球、真正爱上一支球队。

  张斌的解说,具知性之美,而师学者不多。张式解说,需要更多的内涵与天赋的才华。

  刘建宏的解说,具质朴之美。从中可以体会到解说者对中国足球的热爱与期待,以及尽己所能的呵护与体贴。不在其中的人,很难理解他的一片苦心。

  贺炜的解说,具诗意之美。他的解说,不只有壮情激烈,更有“小资”的诗意。

  相声演员,能够达到侯宝林境界的,只有侯宝林;小品演员,能够达到赵丽蓉高度的只有赵丽蓉。她们已经不再仅仅把相声、小品当作职业,或者事业,而是亲密爱人。爱是美的,有爱才能感受美、体验美,才能是创造美。爱上足球,爱上一支球队,才会有美的解说,才会有观众喜爱的解说艺术家。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解说 中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