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中国足坛谁能与恒大争锋?

2014年02月25日09:38   体育专栏  作者:方寸  

  西施太迷人,粉丝多多,东施成群。于是,西施越来越迷倒后人。

  “中国好声音”火了,举国电视台一片“好呻吟”,弄得全国的电视机都患上了牙痛症,一通电,就呻吟。“非诚勿扰”红了,神州电视台都变成了人肉交易市场,搞得电视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媒婆”还是“骗子”。

  也有不同的。比如湖南卫视,“超女”被“东施”了,它又弄出个“我是歌手”,“歌手”正火着呢,它又亮出“爸爸去哪儿”。它不停地以新西施来吸引观众,观众却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西施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湖卫”不甘心做东施,所以它成功。

  中国足球圈是个超级模仿秀,是个只出东施的地块儿。自王健林提着钱箱子进了更衣室,一个又一个东施,便学会了扔钱,谁扔得不眨眼,谁就成了成功的典范。所以,退出足坛多年的王健林先生,至今仍然是导师范儿。这地儿,太缺创意了。踢球,脚底下没创意。玩俱乐部,脑瓜子里没创意。只有以金钱换金杯,那是一心一意。大家一心一意要那个浮名,中国足球成了浮云。飘来飘去的,都随风。偶尔夜间下场雨,天亮一看,原来是球迷的眼泪。

  也有一丝光亮,就是恒大有了出创意的迹象,其奖金制度时不时改一改,时不时释放一些要“盈利”的小信息,这都与俱乐部的整体策略勾死紧紧的。鲁能、国安、人和等等也有了一些超越的意思。鲁能,在青训体系的改造升级上,在形象塑造上,也不断闪现出思考的小火苗。不管效果怎样,总是有了要与“职业足球”好好恋爱的那么点小意思。

  从职业道德上看,恒大是有些坑伙计,不地道,但它在俱乐部经营管理上,也不断地出一些其它俱乐部没有的新道道、好道道。它在完成了三连冠大业之后,有了向真正的职业俱乐部转型的意思。比如,它在内外援的引进上,在足球苗子的挖掘储备上,都有了些经营球员的意思;在组织与制度性的设计上,有了点“职业化”的青草味。

  比如,它在亚冠决赛阶段,推出了恒大冰泉,在运作政治足球的同时,没有忘记把“眼球资源”变现。恒大最近一改之前以烧钱赚“头条”、吸引眼球的“土豪范”,开始精心地为自己贴“盈利”标签,不再以挂着粗又大的“金项链”为荣,也不再拿公益说事,这对中超回归理性、“职业”,以及长远发展都是好事儿。假如它果真用心去做,去坚持,中国职业足球就有趣了(当然,假如仍有俱乐部崇尚烧钱模式,在目前急功近利的、只以冠军论英雄的环境下,恒大转型的困难则大了许多,风险也大了许多)。

  它不和效仿者们在一个价值平台上去竞争了,从长远看,效仿们就会被凉在那儿了。效仿者们冻着了,感冒了,就会去保暖、强身。强者、聪明者多了,中超就好玩、好看了。

  “湖卫”开始找“爸爸去哪儿了”,你还在埋头选“超女”,还有嘛味道?职业足球不只是玩硬实力的地方,还是个玩创意的地方。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只是个效仿者,顶多是追赶者,弄不好就成了陪衬人,很难成为竞争者。

  万马奔腾,中国足球才成气候,才有乐子!期待阳春三月,能够看到中国足球的“三国演义”与群雄并起。期待每一家中超俱乐部都有鲁能本赛季的理念:自我超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恒大 中国足球 模仿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