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中国球员国外逆生长

2013年07月07日09:13   体育专栏  作者:颜强  

  被颠倒的黑白,如果成为了无法改变的常态,那么阳光和明净,却会是难以接受的变态。

  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欧洲开会时,同行同胞下飞机时呼吸到不同的空气,会感谓一声“醉氧啊”。这句话由玩笑变为真实,由最初听到的刺耳变得无法辩驳,不需要太长时间。

  皮尔蒙特肯定不是这世界上最明净清爽的地方,都灵也不是世外桃源,但是行走在波河之畔,小小河面上,每个下午都有不少人举桨泛舟,我都会感觉婆娑树叶间投射的阳光是那样的刺眼。是否“醉氧”,我没什么感觉,空气里没有那种略微刺鼻的味道,似乎也不需要适应时间,但看到小学课本里的“万里无云”和“蓝天纤尘不染”,我意识到,真真打小学开始,就再没见过这样的蓝天、也没能呼吸过这样的空气了。

  有人嘲笑过都灵这样一座工业城市的朴素呆板,既没有高楼大厦,也看不到多少奢华名店,可我没法看不起这样的城市,这样的空气和蓝天,本该是生活的常态,物质生活上最浮华的内容竟然会成为参照标尺,而激发出“欧洲不如我们”的豪迈,这是否有点黑白颠倒?想想北京的雾霾,如今已是不分季节不分日序的常态,我真不知道,GDP倘若成了世界第一,行走在世界上进行比较,我们又能有多少值得自豪的地方?

  在都灵的Football Avenue论坛上,我见到了意大利足球传奇人物,吉亚尼·里维拉,1969年的金球奖先生、1970年世界杯意大利的10号。这位AC米兰名宿,和同时期国际米兰马佐拉,为一时瑜亮。里维拉来演讲的话题,是关于青少年足球培训,着重于青少年业余足球培训的各种细节,从“足球父母”如何在配合孩子学业的过程中,将足球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工具,到孩子们训练周期的安排,以及不同年龄组别孩子在接受培训后,教练和父母应该特别注意把握的一些心理培训尺度等等。

  当年的“金童”,如今已是七旬长者,里维拉和巴乔一样,都是意大利足协的青少年足球推广大使,这样的“大使”,不是被安排为引发观众尖叫踩踏、临走时挥一挥衣袖的偶像,而是真正加入到青训普及工程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影响力,来着力推动青训的导师。

  里维拉的讲述里,从头到尾没有涉及到如何鼓励孩子们去踢球的内容。像国内青训,所谓“校园足球”工程面临的各种问题,里维拉提都不用提——如何吸引孩子们踢球?如何为孩子们争取学校之外的时间?如何提供场地?他关注的更是这些基础问题之上的专业内容,例如他反对意大利很多青训项目从八九岁就将孩子们足球位置明确化,“中卫中锋,不到十岁就进行划分,低龄阶段进步明显,团队成绩会不错,可这会限制孩子踢球的想象力和技术全面性……”

  如果里维拉的担忧,也是中国足球青训的挑战,那担忧将不是担忧,而是中国足球之福了。我如是想。足球在意大利,一个顶级联赛被认为衰落超过十年的地方,根本没有“敲开学校大门”的压力。孩子们踢球、父母鼓励和陪伴、学校配合以及提供场所,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早就是他们认定的生活常态。

  我们的生活常态,则是“敲不开的学校大门”、“足球那么差,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踢球?”以及没有场地、没有时间、没有利益目标……哪怕出于所谓安保责任考虑,学校都宁可将操场闲置,不允许孩子们去运动。

  黑白已经被颠倒,所以接触到阳光和明净时,中国的孩子们只可能“醉氧”。“醉氧”还是生活幸事,毕竟氧气量增加了,危害在于中国的孩子们不再去拥抱阳光和明净,因为他们在雾霭中长大——如果能长大,所以他们只能适应雾霾。

  还有多少中国球员能在欧洲踢球?来都灵开会这几天,我听说出自北京三高的国青队队员王上源,在比利时布鲁日试训,表现相当不错。这样的新闻,十年前听到是欣喜,十年后的今天却是诧异,因为我在雾霾之中,几乎认定了中国孩子没法踢球的事实,因为我们的空气都在毒害着足球。王上源在曼城试训过,如果他愿意,在国内打中超,赚得百万年薪也是可能的,但他选择了在欧洲游历的艰险挑战,机遇风险同在。我不知道这个球员是否足够强,然而对这条新闻的反应,我知道自己还在“醉氧”。

  王上源以及其他零星冒出的留洋火花,会是“逆生长”的奇迹,抑或昙花一现的片云?在里维拉面前,我连提问的兴趣都没有。我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

文章关键词: 中国球员 颜强 王上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