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了解真实的青少年足球联赛

2016年11月11日07:49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2016赛季,参加竞技系列青少年联赛的队伍比赛场次发生巨变:U15、U17两个年龄段的各自30多支球队,全年联赛场次均达到或者超过了 30场;全国锦标赛的比赛场次达到了8场至10场;足协为每个年龄段高水平队伍打造国际冠军赛,每支参加国际邀请赛的场次为4场左右。

  仔细算下来,不少高水平球队在2016赛季的比赛场次达到或者超过了40场。由过去的20多场到现在的40场甚至更多,青少年联赛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前,我曾经把U12至U19各个年龄段竞技系列的球队数量和球员数量进行过统计,共有162支队伍,大约3726名球员(属于竞技系列的专业足球人 口,不同于传统口径中的“足球人口”)。未来8至15年,中国足球将仰仗这些竞技系列的足球人口打天下。所以,更多的比赛场次,更好的联赛体系,更高的比 赛质量,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实,在青少年的联赛规模、联赛体系、联赛赛制等问题上,中国足协一直在努力。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套 相对现代化的、先进的竞赛体系。当外界把目光都聚焦到国家队的时候,对青少年联赛的具体状况知之甚少。今天,这篇文章,可以让大家对青少年联赛的真实状况 有所了解。请收藏。

  1、足协坚决推行“水平分级制”。

  没有完美的赛事和赛制,只要做到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就是好的赛事和赛制。

  由于中国各个地区足球的发展水平不一样,球队的实力也就有了差距。如果所有队伍混在一起,众多场次就会出现大比分,既不利于弱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强队的提高。怎么办?这是中国足协必须解决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讨论之后,足协决定在各个年龄段实行“水平分级制”:较高水平的队伍分在A区,较低水平的队伍分在B区,并且实行升降级制度,给予B区有了很大提高的球队参加A区比赛的机会。

  这样做的益处,就是A区和B区的队伍面对各自对手的时候,都不会掉以轻心,都必须真刀真枪地拿出真本事,才可能取得一个好的结果。最终,球队的积极性增加了,比赛激烈精彩了,绝大多数比赛场次的质量也提高了。

  在联赛分级之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以大打小”现象。从2011年开始,中国足协采取了史上最为严厉的“骨龄分组测试”。当年,在广西梧州基地,有些球 队整队突然缺席了测试,因为他们整队全部超龄。众所周知,超龄的危害就是压制了那些正常年龄的孩子,抢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最终戕害的是中国足球本身。过 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足球一直受到这方面的困扰,既有中国足协的因素,也有地方球队为了利益弄虚作假的原因。

  后来,其实还有反复。中国足协必须清楚,只有坚决彻底打击并铲除年龄方面的弄虚作假,才能让青少年的成才规律步入正轨,才不会让那些正常成长的孩子被超龄球员挤掉。

  2、分级之后想尽办法增加联赛场次。

  过去多年,中国足协青少年联赛赛制等方面有过数次反复。本来,分级制已经确定,双循环赛制也得到了认可,结果突然就变成了所有球队混在一起打一个大循环。这样做,既不利于各队的发展与提高,联赛场次也无法保证。

  按照中国足协的计划,各队每年的比赛场次必须超过30场,第一目标是达到40场左右,第二目标是达到50场左右,第三目标是达到世界通行的60场左右。

  60场这个数字,是在咨询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众多国家的球队以及青训教练之后,得出的一个相对平均的数字。有些国家,很多球队每年的比赛场次达到了100场。依据中国青少年足球的现状,这是一个终极的目标,短期之内还难以达到。

  在分级制确定无疑之后,中国足协一直在千方百计地增加青少年队伍的联赛场次。各个年龄段分级后的两个半区的队伍,都采取双循环制。比如说U17共有队伍 32支,A区和B区各自16支球队,像中超、中甲一样,两个循环打下来,U17全部32支队伍每年联赛的场次就达到了30场。

  每年,中国足协还组织各个年龄段队伍参加的锦标赛,这个赛事不分级,各个年龄段的所有队伍一起参加。还是拿U17队伍说事,每支队伍参赛的场次在8场左右,全年下来,所有球队的正式比赛场地都在38场左右。

  像U15共有36支队伍,他们每年参赛的场次会更多一些,基本都实现了40场次的目标。

  从2017赛季开始,中国足协和教育部门合力推出青少年区域性比赛,分为六个大区,每个大区都采取主客场制。2017赛季,U17、U15、U13三个年龄段球队的比赛场次都会轻松超过40场,向着第二目标50场迈进。

  3、足协打造各年龄段国际冠军邀请赛。

  在理顺分级制、确定双循环赛制、推出区域性主客场赛制比赛之后,中国足协还在考虑让各个年龄段的高水平球队尽早和国际高水平的队伍过招,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比赛中提升各队的能力。为此,中国足协为各年龄段队伍打造了属于各自的“国际冠军邀请赛”。

  2016年初,在桂林进行的U18国际冠军邀请赛上,来自德国、西班牙的两支队伍参赛,他们的比赛节奏、场上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德 国球队的主教练指出了中国球员的体能、节奏、无球跑动、阅读比赛等方面的问题,让带队参加比赛的青少年教练员受益匪浅。

  2016年11月6日,U17国际冠军邀请赛在江阴进行,参加比赛的队伍包括2016赛季联赛冠军江苏江阴队、亚军上海队、季军北京青年队、锦标赛冠军新疆队,以及乌克兰劲旅基辅迪纳摩U17队伍。5支球队进行大循环比赛,每支球队参赛队伍可以打4场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基辅迪纳摩队2比3输给了江苏队。作为U17联赛的冠军,江苏队展示了不俗的实力。

  11月15日,U15国际冠军邀请赛将在东兴进行,参加比赛的除了U15联赛冠军、亚军、季军、锦标赛冠军之外,还有日本和韩国的同年龄段队伍参加。

  随后,U19国际冠军邀请赛在武汉进行。这是2022年奥运会重点年龄段的队伍,中国足协邀请的是泰国国青队、日本札幌队。泰国足球在最近5年突飞猛进,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亚洲力量。和泰国国青队交手,既可以提升自己,又可以丈量一下两国足球的水平。

  4、要达成理念和实战性落后共识,努力改进。

  客观地说,很多地方协会也一直在致力于青训体系的构建,并且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比如说昆明、武汉、浙江、山东、北京、江苏、上海等等。像武汉建造了绝对现代化的青训基地,开始了中国青训的新篇章。所有这些,都值得点赞。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青训在两个核心方面落后于世界足球:一是缺乏更为先进的足球理念;二是训练的实战性不够。这两个方面,是目前中国青训的两大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

  说白了,还是我们的青训教练水平不够。大家听着这句话可能不舒服,但你无法否认这是事实。在很多青少年比赛的场合,不少青训教练都表达了出国深造的愿望,而且大家也都非常认可理念和实战性不够的事实。

  有了这样的态度,就好办。关键,是整个青训领域要达成共识,然后通过中国足协这个载体团结起来,群策群力,致力于上述两方面的提高。

  很多时候,我们的训练看上去很不错,花样也很多。但是,竞技足球不是“花式足球”,看的不是花样,而是实战性。为什么我们的各级球队都不太适应现代足球的逼抢?肯定是训练的问题,因为,比赛是训练的反应。

  理念的改变,很难。再难,也必须要做出改变。如何进行改变?我建议中国足协好好召集几次青少年领域的研讨会,协会领导不用到场,也不用去讲话。让大家畅所欲言,实话实说。然后,相关的报告递交给中国足协领导,领导要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包括资金上的和相关渠道上的。

  如果足协的资金不够,那么请中国足协的领导层们到社会上广交朋友,广泛调动各种资源,为青少年领域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机遇。希望中国足协的领导们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的球队身上,而是放在广泛争取社会资源上。这也需要改变过去的观念,也必须要改变。

  青少年工作要取得成效,的确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青少年这面旗帜必须永远高高飘扬。少年足球强,则国家足球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能力!

  最后,中国足协正在为青少年做出巨大努力,有欣喜也有遗憾。重要的是,不能停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U15U17青少年联赛足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