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暄:足球改革不是“自贸区”

2015年11月18日14:08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2015年的11月17日,中国足球又一个痛心之日。未能拿下香港,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想已经遥不可及。一次次的失败,让人们已经变得心灰意冷。有朋友留言:不骂了。这么多年过去,骂着骂着,我们已经变老了。

  好多朋友在讨论着佩兰的去留,说老实话,对这个话题我并不太感兴趣。因为过去这二十年期间,类似的剧情反复上演:失败,换帅,开始;再失败,再换帅,重新开始。。早都已经审美疲劳了。这个世界从没有救世主。冷静下来,我们可以想一想,中国队的失望表现,对于中国足球,对于中国体育意味着什么?

  首先,聊两个细节。

  中国队客场对卡塔尔比赛,比赛当天中午,我在多哈和2022世界杯组委会官员交流的时候意外得知,中卡之战比赛场地将启用冷却系统,比赛时的场地温度将大大降低。我把这条消息从社交网站发布之后,大家都很惊愕甚至有些不相信。但晚上的比赛确实在“凉爽”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国队0-1告负。这个球场的冷却系统已经使用了五年,为什么之前没有人知道?卡塔尔之前主场比赛我们有没有考察过?这场比赛有没有先遣团?信息的重大失误导致了球员们在迪拜的酷热下白白烤了四五天的时间。

  中国队主场对香港比赛,定在深圳。之前大家就有担心,深圳的天气对香港反而更加有利。但有关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打完香港是客场马尔代夫,主场放在深圳,方便球队香港转机,不至于太疲劳。这也勉强能够接受。但当马尔代夫早早放弃主场,比赛地点改到沈阳的时候。我们完全有充分的时间将对香港的主场进行调整,调整到对我们更有利的地方。但我们最终错过了。

  举这两个例子我想说的是,足球比赛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球员的水平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把整个世界杯冲击过程当成一个项目来看的话,那么项目的决策者是否足够果敢?执行者是否足够专业?运营过程是否足够高效?沟通是否足够的顺畅?这些都将会影响到最后的成败。

  问题还是绕不开中国足协。

  今天2月份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让大家看到中央对于足球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所有人为之一振。改革的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而近期目标的核心就是体制改革。但是方案在落实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国家体育总局对于中国足协仍然拥有着不小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做一个比较,这些年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一个“自贸区”概念,所谓自贸区就是圈一块地,给一些特殊政策,但如果大环境改革的动力不足,只靠自贸区自身的创新的话,其实效果并不好。

  所以,说到中国足协的改革,最后还是绕不开国家体育总局。而体育改革仍然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中央希望看到足球改革扮演体育改革的先行者的角色。但如果体育产业无法做到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话,足球改革的速度也必然会受到严重制约。2025年体育产业五万亿产值的目标让大家欢呼雀跃。但包括体育总局在内的政府部门依然掌控者体育产业中的主体产业:赛事举办,场馆运营,运动员经纪,体育博彩。。。很多核心内容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仍然太过缓慢。

  资本迅速洞察到体育产业的巨大潜力,于是纷纷加大投入。比如中超版权炒到了80亿就是近几个月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但如果整个产业开放程度不高,生态无法搭建起来,资本只能够在版权等狭小空间兴风作浪的话,不仅无法助力体育产业的繁荣,反而随着泡沫的吹大,存在不小隐患。几年前体育产业中的衍生产业体育服装如火如荼,很多晋江的品牌都成功上市,但是由于整个产业发展没有迎来爆发,服装市场迅速萎缩,企业今天的日子都不好过。

  所以,“耐心一点,慢慢来”我是不支持的。只有体制的变革更加快速,更加彻底,才能够迎来体育产业真正持续有效的发展,体育产业的春天才能够说真正到来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国足段暄世界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