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丢掉对卡塔尔的关键比赛之后,中国队已经一脚踏入死亡的边缘。但足协近日发布的国足世预赛40强赛半程总结显示,佩兰即将继续留任下去。据媒体报道,足协力挺佩兰背后的原因有三:佩兰是足协主席蔡振华钦点人选,而蔡显然无意中途换人;国足还没有完全被淘汰;佩兰下坠速度太快让足协毫无准备,且没有合适的接替者。
输了小组第一的生死战,让国足进入2018年世界杯的梦想看起来遥不可及。一切都进入到中国人熟悉的节奏和感觉:从豪情满怀,到希望渐次破灭,再到陷入绝境。连续三届无缘世预赛最后一轮,连续两次告别世界杯,中国足球人注定要一次次经历这种生与死的过山车心里里程。
熟悉的还有自嘲式的注解。在社交媒体,一则由网友创作的国足阵型并作注解的“十一哥”迅速走红:防守型中锋哥,孤立无援哥,酱油哥,快要累死哥,四处救火哥,西甲看球哥,中超看球哥,佩兰他大哥……不一而足。
显然,这种略显戏谑的涂鸦之作,把矛头指向主帅佩兰。有网友分析,这位曾经最“黑”的国足黑马,如今已经提前透支亚洲杯的红利(8强)。还有网友援引日韩媒体经常用的表述,“除了王大雷,其他人都游回来吧,佩兰别回来了”。
在一个关注度和成绩、市场泡沫和球员水平呈高度二元次分裂的黑白足球世界里,一个过渡期才被扶正的教练,与外援水准、“烧钱”投入度、上座率一跃亚洲第一的国脚们,正经历着网络时代媒体的解构(可能未来还有佩兰的解职)。
有媒体罗列了佩兰的N宗罪,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条:
一、刻板用人论
佩兰大概深谙中国文化的精髓,一句“态度有问题”,郜林就被从战术布板上抹去,而张稀哲这种训练略显懒散、但比赛常有神来之笔的技术流,则被摒弃在名单之外。在法国人近乎刻板的用人词条中,有拼劲、能上能下、冲得起来的,永远居于核心位置,代表人物是任航 、吉翔、梅方甚至新人毕津浩、蔡慧康等部分“中超看球哥”。对了,上任伊始,他的年轻化策略就规定,30岁以上的老将一概不征召。事实上,在这几场生死之战中,表现最好的恰恰是郑智这样的“妖刀”。
二、经验欠缺论。
在执教国家队以前,佩兰只执教过法甲的里昂、英超的朴茨茅斯以及西亚的几支俱乐部球队。评论员肖良志将他比喻为一个拥有C本的驾驶员,擅长驾驶俱乐部球队这样的小轿车,但国家队像是大货车,驾驶员必须有B本以上驾照。从偶然性强的赛会制,到全力以赴的主客场制,从俱乐部、足协到媒体,都需要他不断调适,在不同环境不同对手中,寻找最好的状态、最佳的人员组合和最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战术。这考验的是球队主帅的综合能力。但如今我们看到的,却是佩兰拙劣的临场指挥艺术和狐疑多变的排兵布阵。
三、文化差异论。
驾驭中国足球队略显复杂的状况,主帅对于文化的感知理解,以及高妙的沟通技巧,显得殊为关键。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当中国队成绩欠佳时,诸多内部矛盾激化甚至公开化。赛后推脱责任、东亚杯期间泡吧、翻译抢镜等等问题,都潜伏在佩兰的周遭,随时爆发。在这方面,既能“杯酒释兵权”般解决矛盾,又能在应对官员和媒体时游刃有余的米卢,也许可以成为他的样板。
关于文化差异,我还想补充一个细节。国庆中卡决战前,佩兰突然空降央视《城市之间》现场——作为中法体育交流的主要窗口,佩兰的到来仿佛有一种特殊意义。在节目中,佩兰说,“我们全家都喜欢这个节目。我也希望这次比赛之前,能率领全队观看这个节目,让大家轻松备战。”在新华社的报道中,佩兰面带微笑,且开玩笑要上演帽子戏法。
这种法式幽默和自信,却无法在中国充分贯彻。实际上,队伍始终在高度紧张中备战。这是中国体育文化的评价体系决定的——成王败寇,一将功成万骨枯。佩兰大概忘记了,正是他在亚洲杯时不畏强敌,疯狂进攻,打出中国足球的血性,他才在舆论中获得了交口称赞——苦难的中国足球,太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了。
当然,罗列佩兰的“罪证”,甚至解除帅印,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指望一个外教彻底解决中国队顶层设计,毫不现实。中国足球,需要净化联赛空气,需要培养青训体系,需要下沉整体氛围。据新华社报道,今年起,中国足协将利用国家彩票公益金在大连等5个城市建立国家级青训中心,在北京等20个省市建立省级青训中心。同时分别与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大众中国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等社会组织、企业在北京等16个城市组织青少年足球训练营。这或许才是中国足球腾飞的希望。要不然,即便清洗了佩兰病毒,中国足球这台机器也未见得能正常运作。
“荷兰足球这么多年的发展,源于他们一直的体系。德国足球的复兴,源于他们花费十年的青训体系重建。”高洪波对我说。这位国家队前主帅此前应邀去荷兰,任海牙俱乐部教练,为期一年。
“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多走出去,理解真正的职业足球。我们的教练员,更需要认真走出去,才有可能产生像郎平这样伟大的、学贯中西的教练。只有他们来改变我们的体系,我们中国足球才有救了。”高洪波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