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硕:中国能真正实现做大校园篮球的梦想吗?

2015年03月10日14:58   体育专栏  作者:朱彦硕  

  姚明在全国政协会议的记者会上,对于记者的提问,提到中国篮球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脱离了校园。”并且表达希望篮球也能像足球一样,有政策性的帮助得以进入校园。换句话说,姚明很希望中国篮球现行的体制,能够更充份的普及到校园里,他的理想可以实现吗?

  其实,篮球并非没有走入校园,也不是没有联赛。但是社会的关注度太低,而且比赛并不是很规范,没有形成规模。就在3月8日,知名艺人“黑人”陈建州在自己的微博上晒了一条他在当天去台北市小巨蛋观看的台湾HBL高中篮球联赛冠军战。当天有15000人坐满整个小巨蛋欣赏这场比赛,举办规格甚至追比NBA比赛,无怪很多评论直呼难怪中国男篮会在国际赛输给中华台北。高中篮球在台湾已经生根发芽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有电视转播很多场次,其受重视的程度,更胜于大学联赛、甚至是SBL联赛。(台湾高中联赛男子组冠军赛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A4MDkxMTk2.html)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可说是现实版的“灌篮高手”在台湾已经得到实现,很多的台湾篮球好手均出于HBL高中联赛。而我来大陆工作这几年,最感扼腕的就是大陆始终没有把学生联赛很好的办起来,就连原本初具规模的CUBA,渐渐的也有没落趋势,而高中比赛是更糟,更遑论初中的比赛。“灌篮高手”为什么在许多球迷心中是无可替代的经典?因为那可能是遥不可及、但很想要的梦想。然而,这个梦想真的不能实现吗?

  当然,这有一些体制的历史因素,使很多好的篮球人才并不走校园这条路,而是很小就进入体校,然后是职业队的青年队,再进入职业队。这使得高中这一块变得非常薄弱,但这是非常可惜的。将篮球走入校园(足球也通用)的好处太多了,绝非仅有人才后植培养而已。这是个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工作,但现在不做,以后就会后悔。

  从篮球的角度上看,发展校园篮球至少有三大好处:

  其一:发掘更多的篮球人才

  凡是能进入体校、被专业队看上的球员,很多都是所谓的“小时了了”,也就是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在身高或是体型有未来的发展空间,所以才被选入。但是也有很多的球员被埋葬在狭隘的选才标准里,所以我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浪费篮球人才的国家之一,这很荒谬。一昧追求高大化的标准,使得中国篮球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而很多打得不错、却因为身材而被淘汰于专业队之外的年轻球员只能走入校园打球,受不到比较正规的训练而被荒废,这是非常可悲而且可惜的。

  而若发展校园篮球,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球员,而不仅仅是靠俱乐部的眼睛去选拔球员。美国那么多篮球人才,大多数都是经过NCAA打出来的,大学篮球的培养,使很多高中时可能不是那么出色的球员,有机会再另一个舞台展现自我。因此,校园篮球可以大加的发展,不但可以让许多遗珠之憾有个可以展现的舞台,同时也可以让很多球员借着这个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实力。

  其二:校园篮球也是一种产业

  校园篮球本身就是一个比赛,是比赛就能是构成一个运动产业。中国的篮球市场如果把校园篮球做起来,篮球人口起码会比现在膨胀一倍,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几年下来,包括大学、高中的联赛,为何会做得不死不活的?

  看美国的NCAA,其美式足球与篮球都有庞大的观众与收视群,其价值完全不逊色于职业比赛,甚至是超越。这与水平无关,而是体育生活有没有融入社会大众有关。NCAA的篮球水平不如NBA,但无碍于球迷去欣赏它;同样的,台湾的高中篮球联赛水平也不见得多高,但也无碍球迷去欣赏他。学生运动比赛,本身就有其特殊的魅力,自然也就能汇集人气而形成商业模式。这么大的运动市场,我始终就不了解为什么大陆不开发、不作为?任其自生自灭?令人费解。

  其三: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的出路,相信是每个运动员所关心的。而以篮球来说,每年能上体校、甚至退役的球员、打不上球的球员有多少?其数量相当惊人。他们的出路在那里?往往大家只关心最后拔尖的那一小部份人,却忽略了后面一大片的牺牲者,最后只能转业。我提醒一句,日本的高中有四千多支棒球队,足球队也差不多数量,篮球队也是上千支得以参加地区比赛、最后再打到全国大赛,这还只是男子而已,还有女子的就数量惊人了。很多体育大学的学生在毕业后,若还想从事体育方面的相关工作,他们可以进入基层任教,甚至可以回家乡任教。从某方面来说,这是解决很多体育人才出路的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相关产业都能因此被帮助到。倘若一个省能有16到20支高中球队办固定的联赛,光是如此,其外围效应已经够大了。这种种的好处,不会只有我想到,也不会一直以来都只靠运动品牌独力苦苦赞助着打,也没有商业效益,更无曝光度,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除此之外,校园团体运动不但可以增加学生们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增加对于家乡的认同感…等等,这有许许多多的好处,使学生对于团体荣誉有更高的认知,这是什么教育都及不上的。

  然而,现实上还是有很多的难处。我不清楚姚明是否认清楚了这些困难,但是这不是篮协说了算,也不是体育总局说了算。

  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谁管?是体育总局来管?还是教育部?还是地方政府?这是个大问题。因为办联赛,要涉及到场地、经费等等方方面面,绝非一个部会可以解决的。现在很多球迷会认为篮协要负责任,但问题是篮协没有这个权责叫学校去比赛。解决不了权责问题就解决不了后面的问题。再者,中国太大,要马上建成全国级的比赛,就会成为现今这样,难以得到充份的关注。比较现实的做法,可以在有条件的大城市或省份先行试办,再推广到全国。像美国也是如此,他们没有什么所谓的高中全国联赛,最多就是打到州冠军,那是考虑到经费问题,但大学就不同了。所以,确立到底是由谁来承担、组织,需要跨部会的合作。长久以来,体育不在教育系统下,而是被独立出来运作,这是有好有坏的,其坏处就是学校在发展体育时就不会用更广更远的思维。因此现在CHBL与CUBA发展到现在已经碰到了瓶颈,不但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就算拿再多的奥运金牌,也难称体育大国。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很多问题都可以见招拆招,甚至迎刃而解。万事起头难,有太多太多的层面需要考虑,但是不做,就是放着,一代又一代资源与人才的浪费。以中国之大,说做不到实在说不过去。如果只是考虑着困难而不动,又有什么用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校园篮球 姚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