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汕:曾经的“亚洲最佳前锋”张卫平

2014年04月13日10:50   体育专栏  作者:金汕  
姚明和张卫平姚明和张卫平
金汕:曾经的“亚洲最佳前锋”张卫平

  当今的篮球爱好者知道张卫平都缘于他解说NBA。张卫平的解说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话,将现场解说得颇为质朴生动:“这球打得不合理啊”“追着屁股打”“他上篮罗锅儿带伸腰”……观众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明白了场上的形势。这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张卫平曾是北京队和国家队主力,加上有教练的经历,之后又在美国学习深造多年,使他对NBA的理解和感知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张卫平是文革前夕进入北京四队的,由于尚未成年就赶上文革,所以一度停止训练,这确实让张卫平乐呵了一阵子。不过有些老教练心里很焦急,觉得这些有前途的孩子如果再淘气几年就彻底没戏了。别看张卫平现在讲解NBA口若悬河,文革中他对那些发言很不感兴趣,开会就爱溜号。有一天他又溜了,在大街上和一些寻衅闹事的学生打起来,被军代表领了回来。军代表严加处理,给他停了“运动灶”,那时候运动员仅有的“特权”就是“运动灶”,对一个男孩儿的打击非同小可。这还不算,还罚他到电工组劳动砸铁丝。后来把他调到食堂洗菜和面。但一些关心北京篮球发展的领导认为张卫平是个可塑之才,将来真的恢复了比赛,需要这样的年轻运动员。很多队员在文革期间不顾造反派扣帽子恢复训练,年轻球员黄频捷、张卫平、王维君〔王治郅父〕、李树钊等也在文革期间迅速成长起来。

  在教练和一些老队员的影响下,张卫平练投篮、跑和跳,为增强力量练蹲举杠铃,汗水常常浸透他的全身。仅仅一两年,张卫平的腿部乃至上肢及腰部力量和弹跳力明显增加,为他日后拼抢篮板和篮下强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0年代中期,身高1.94米的张卫平成为北京男篮和中国男篮著名的大前锋。

  由于过去受前苏联训练方法的影响,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不敢进行大重量的力量训练,怕把身体练僵了,以杠铃负重下蹲为例,重量最多的也只不过在90到100多公斤左右,所以运动员的弹跳力、特别是身体的对抗能力相对来说显得较弱,虽然当时北京男篮有很多队员也能扣篮,但只限于身高在1.95米以上的大个子。例如,当时在北京队里扣篮扣的最好的是身高1.95米的李隆,李隆可以左手抓篮筐右手单手持球跳起扣篮。黄频捷、张卫平、王维君等很多队员在文革期间突破了以前框框的束缚,大胆地进行了力量训练,他们负重下蹲的力量竟然达到150公斤以上,几乎能和北京举重队的队员相媲美,是举重队举重房里的常客。由于腰腹和腿部力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得他们不仅能轻松扣篮,而且身体对抗能力也大大增强。黄频捷和张卫平进入由钱澄海执教的国家男篮后,一次和美国队比赛,中国队球员中能在篮下和美国队球员拼身体得分的就只有张卫平;而在外围能抵挡住美国队球员强悍防守的则是黄频捷,因为他们两人都有着很强的腰腹和腿部力量。

  70年代初曾有过北京队的黄金一代,1970年国家队在北京体育馆输给北京队3场,曾引起篮球界的轰动。首先是北京队球员的实力不亚于国家队,黄频捷那时虽然还不是国家队队员(后来组织文革后第一批国家队他就入选国家队),但当时已是国内最好的后卫,他惊人的身体素质、组织能力和强悍的防守能力,被当时中国篮坛各界人士一致看好。而北京队能取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快速灵活的独特打法和多变善变的防守。其次,就是北京队有身高2米26米的杨殿顺。70年代中锋身高2米就算高个了,面对2米26米左右的长人简直是无可奈何。再加上姜忠俭、王瑞卿、李东兴、李树钊等和新秀张卫平,可谓阵容整齐、兵强马壮,而国家队里的马家驿、腾大维等也是北京队队员。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篮球对中国篮球的贡献是很大的。除去宋晓波作为女篮队长获得过奥运会季军,黄频捷作为中国男篮队长,带队获得过四次亚洲冠军。还有张卫平依靠准确的投篮、扎实的动作和篮下的攻击力,代表中国国家队夺得第八(1975年)、第九(1977年)两届男篮亚锦赛和第八届亚运会(1978年)篮球比赛的第一名,摘得“三连冠”,张卫平还加冕“亚洲最佳前锋”。197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8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张卫平场均砍下过25分,这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本文摘自我最近出版的《当代北京篮球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国家队 北京队 张卫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