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细亚鼓手快速围圆有奥妙 520名鼓手攻克难关

  文/记者杨明 通讯员李华敏、李三红、罗辑、田利阳、张遥

  红色盛装犹如跳动的火苗,震天鼓声仿佛响彻寰宇的惊雷,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和充满阳刚、激情的呐喊,520名“亚细亚鼓手”将亚运会开幕仪式再次推向高潮。

  鼓手都是“岭南铁军”

  出演该节目的所有鼓手均来自“岭南铁军”所属的广州军区某火箭炮团,刚刚从西北大漠演习归来。

  看过节目的观众都知道,《亚细亚鼓手》对于演员们动作的整齐程度以及队形变化的紧密衔接都有着较高要求。为此,团政委窦国杰大胆向导演组建议将部队常见的一些队列动作改编、“加工”成鼓手们的舞台动作。

  “这样的动作原理,使我们很容易就将军人阳刚、活力的性格气质通过动作传递到鼓手的舞台角色之中。”战士梁子栋告诉记者。

  队列动作编成舞蹈

  “在操枪弄炮过程中总结出的传帮带经验没想到却实实在在用在了舞台排练上。”挂着一脸成就感的战士温瑶告诉记者,只用了短短的13天,大伙便将整个节目的10次队形变换,15个连贯动作,156个分解动作练到了整齐划一的程度,受到了亚组委的高度肯定。

  最令官兵们头疼的还是队列变换中,由一个小圆扩散成一个大圆的造型。要看齐成一条直线简单,但要在奔跑中520名鼓手自动围成一个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刚开始,大伙儿想出来了一个规定步数的方法,但在实际操纵过程中,他们却发现,除了人与人因为身高的因素导致步幅不一致外,自己情绪的兴奋度也会影响步幅大小。所以,按照这种“队列动作”的思想是很难跑“圆”的。

  经过商量,团里面在训练场上为520名鼓手分别定位,通过一天50多次的反复跑位,从而逐渐强化了每个人对“圆”的认识和自己所在位置的弧度的概念,并最终顺利攻克这一动作难关。

  队形要整齐 放块大镜子

  500多人的鼓阵,要实现动作的精准统一绝非易事,曾参加过国庆60周年阅兵训练的三连班长段竹昌大胆提议,“套用”阅兵时的训练方法,在队形的关键点处置放一块大镜子,这样一来,演员们就能及时纠正,自觉看齐队形,并通过反复训练,最终找到“自我标齐”的感觉。

  猎德鼓 名声大噪

  本报讯 (记者何道岚、刘显仁 实习生李天研)“广东传统元素占开幕式的三分之一。”总导演陈维亚一语中的。昨夜的亚运开幕式上,500多名鼓手击打广州独有的猎德鼓的场景让人记忆深刻。总导演陈维亚认为,默默无名的猎德鼓“很可能从此名声大噪”。

  猎德鼓是新创总称

  外人知之甚少的猎德鼓到底为何物?记者来到猎德村一探究竟。 

  猎德村民李伯介绍,村里有很多种鼓,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种:舞龙舞狮鼓和龙船鼓,“猎德鼓应该是一个新创的总称”。 

  猎德造鼓特别讲究,村民林伯说,尤其是龙船鼓,除了要根据船的大小分成不同规格外,材料还得选用老樟树,打出来的声音才靓。

  猎德的龙船鼓是把几十年的老樟树挖空而成,鼓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整体。所以一棵老樟树最多只能做几个鼓。记者在祠堂看到,龙船鼓鼓身黑色,上面两个雄浑的红色繁体字——“猎德”,显示出独一无二的身份。 

  舞台上是“缩小版”

  猎德村长、猎德经济发展公司董事长李方荣介绍,几天前他去看亚运开幕式预演时,突然曝出“猎德鼓”的名字让他也很惊讶。仔细一看,他发现舞台上的猎德鼓实际上就是缩小版的龙舟鼓,“估计是为了方便舞者背着才缩小的”。 

  湿身表演练武保暖

  由于花瓣这一节目都在水上舞台进行,每次上场脚下都打湿了,而另外一个节目,孩子们要踏出水花来,溅得满身是水。大风一吹,个个打冷战。于是,孩子们一下场便开始施展各种武术动作,把身体练热,这样就不容易感冒。这也是孩子们自创的一个窍门。

  说到饮食,孩子们说,广州虽然很多美食,但是因为表演需要消耗很多体力,一天练习下来饿得不行,其他东西根本吃不惯,最想吃北方大馒头。蔡敏玉得知后,向组委会提出请北方厨师做饭,现在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大馒头。“他们基本上都要吃两人份才够。”蔡敏玉说。

  

相关专题: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专题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运 开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