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媒体:亚运对日本变得重要 强化策略力争第二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0月31日07:27  中国青年报

  《每日新闻》体育部部长 野村隆宏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亚运会的采访活动,是在1990年中国首次举办的北京亚运会上。当时,每当与中国和韩国的记者同行相遇,总会被问起:“日本此次能夺得多少块金牌?金牌总数能否重返第一?”然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开始仔细地计算起本国可能得到的奖牌数来。

  当时,我回答他们说:“日本人对亚运会的奖牌争夺不太感兴趣。”奥运会也好,亚运会也罢,至今为止,我感觉这种场合变得越来越像过度展示国威的场合。而且,日本是较早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在日本人的意识中,金牌争夺战的战场应该在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而不是亚洲。而且上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一直独霸亚洲体坛盟主地位,日本代表团也无一例外地受着这种记忆的牵绊。

  殊不知,随着数次赛事的举办,竞争对手的实力在不断增强,日本重新在亚洲取胜的严峻性与日俱增。特别是腾飞的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终于坐上了金牌第一的宝座。韩国也在1988年的首尔奥运会上确立了强化训练参赛选手的策略,至今仍保持着夺取奖牌的强劲实力。而在这期间,对于深受困扰的日本代表团来说,在“轻视亚洲就是放弃世界”这一点上已经取得了共识。

  环顾邻国以国家为主导的选手强化训练所取得的成功,日本也终于在2008年设立了国家训练中心。今年,文部科学省发表了“体育立国战略”,摆出国家掌握强化训练选手主导权的姿态。可是,仿效中韩两国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希望“更多地享受体育的乐趣”这一国民要求,我对此表示怀疑。本次亚运会正值日本体育行政的转换时期,我想边观看比赛边思考体育所应有的形态这一问题。

  但是,亚运会的关注焦点并不仅仅存在于体育大国之间的奖牌争夺中。比如通过在服装上下点工夫,伊斯兰的女选手可以增加参赛的项目,她们的意识有何变化;以藤球这一民族性竞技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为例,东南亚国家选手的竞技观念如何等等,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采访选题。有一点我们不该忘却,亚运会理应是通过众多选手的竞赛来展现地区友好的“大型运动会”。在国与国之间纷争不休的此时,亚运会的意义才越发重要。

  日本推出强化策略力争第二

  《每日新闻》记者 百留康隆

  本届广州亚运会,日本派出了日本亚运会参赛史上人数最多的1078人(含工作人员)代表团,并且在几乎所有竞赛项目上都派出了一线主力选手,其中包括在雅典和北京两届奥运会上连夺金牌的游泳选手北岛康介和女子摔跤选手吉田沙保里,还有参加过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福原爱。日本代表团团长、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常务理事市原则之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强的阵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游泳队的阵容,选手的组成足以参加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岛康介,他在北京奥运会后修养了一段时期,本赛季开始正式投入训练,并在今年4月重返赛场参加了日本选拔赛,赛中刷新了50米蛙泳日本全国纪录。在4个月后举行的泛太平洋游泳锦标赛中,他又连续获得100米和200米蛙泳的两项冠军,显示了强劲的实力。曾表示“将为提升亚洲的水平而尽力”的北岛康介,已经把在世界泳坛为亚洲争得一席之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回顾以往日本获得的金牌数,从1951年第一届新德里亚运会开始至1978年的第八届曼谷亚运会,日本一直占据金牌榜首,但在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会上被中国超过,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上又被韩国超过。此后,除了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外,日本一直居于金牌榜第三的位置。在上一届的多哈亚运会上,中国获得165枚金牌,韩国58枚,日本50枚。日本奥运委员会计划在两年后的伦敦奥运会上坐上金牌榜第五的位置,而为本届亚运会制定的目标则是赶超韩国,力争第二。

  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投入了强化策略的运营经费,在亚运选手村附近的饭店中设置“多功能支援室”。这也是日本“多功能支援事业”的一环。支援室中有30名来自国立体育科学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除了为运动员提供按摩等体能恢复和科学训练指导外,还对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情况进行分析。另外,支援室中还提供日本餐饮服务。据强化策略的负责人说:“如何创造一个能让选手进入最佳竞技状态的环境,如何使支援室成为选手的备战据点,直接关系到选手的临场表现”。

  日本计划在下届伦敦奥运会上也建立同样的多功能支援室,为本届亚运会所做的准备则是试运行。这项国家积极支持的强化策略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选手的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