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曾想到,费德勒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上海大师赛。三号场馆、双打次轮、一个双误,这是曾经高不可攀的天王在2013年旗忠网球中心的最后定格。
昨夜的费德勒叫人心碎。4比6、7比6、3比6,先是苦战三盘不敌法国人孟菲尔斯,单打的脚步停留在八强门外。再是两小时后,因双误葬送抢十,宣告自己与张择的搭档经历告一段落。
一日双败、世界第七、年终总决赛成疑……现在的费德勒,其职业生涯的秒钟滴答声已大到无人再能忽视。即便他最忠实的球迷也不会否认,一个时代已远去,迟早有一天,瑞士人无论哪轮出局都不会是冷门。但与此同时,即便再冷眼旁观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老天王从来不曾孤独,青春会走,唯爱不会老。
这一年还在等待
竞技世界的残酷,不是一厢情愿就能避免。无可奈何地老去,所有人都必须接受现实。就像孟菲尔斯赛后所说:“费德勒还是那个费德勒,但今晚,对面那个他已经不再那么自信。”
“有时会陷入这样一种规律,你靠不断赢球来积累自信,你赢球越多,就连对手也会未战先有三分怯。但同时,你也会因为一场场失利而输掉底气。”曾经多年高高在上,瑞士人深谙此道。遗憾的是,这种规律在费德勒身上已从震慑方转移为被震慑方。孟菲尔斯津津乐道:“我知道球迷都在支持罗杰,我双误,也会有人鼓掌,但我不介意,因为知道自己足够强大。”
的确,赛后的技术统计印证法国人的话。三盘较量中,两人的各项指标并无明显落差,但费德勒在关键分上的接连失手,成为他失利的最大原因。全场五个破发机会,他只兑现一次,这在30岁前的“奶牛”身上几乎难以得见。
比去年更早一轮回家,上海大师赛空手而归,这一年已成所有钟爱费德勒的人最难熬的赛季。从年初的低迷到年终的颓势,纵使7月间他在赛程中添加两站红土赛,去争那些他曾经并不放在眼里的积分,但越来越多人开始心照不宣地把他的出局当成顺理成章。2013年至今,属于费德勒的奇迹还未出现。要想入围年终前八,瑞士人还得等待奇迹。
这一路彼此见证
“你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费德勒。”取胜的孟菲尔斯道出如今ATP[微博]球员的普遍心声,“但你永远也不能低估他,因为他有另一种力量。”关于这种神奇力量,旗忠网球中心外的“黄牛”最有心得,“费德勒在,票房就在。”
单打遗憾败北,休息不过半小时,瑞士天王就携张择出现在双打场里。同时,他也带走了中央场馆近三分之一的球迷。无所谓双打,无所谓对手,更无所谓赛场,“看一眼便少一眼,珍惜天王的每一次表演。”昨晚,许多球迷都是怀着这一种心态在为费德勒加油。
上海的球迷为什么如此爱他?在成功与优雅之外,应该还有一种“彼此见证”的情结在涌动。就像他自己说的,2002年来上海,是他第一次登上网球最高级别的舞台。2005年,再回上海,他已是网球世界的王者,在旗忠为白玉兰顶棚按下第一次开启按钮。及至现在,五年的上海大师赛,费德勒来了三回。他见证了上海网球赛事的成长,而上海也见证他由青涩到伟大,再由盛及衰。
2002年到2013年,上海网球发展最快的十年,或许还是许多上海球迷生活剧变的十年。正因为这一路都有费德勒相伴,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旗忠,看一看费德勒就像纪念自己的青春。一切有如“奶粉”的标语:“我们用青春去爱的人一定不会老”。
夜已深沉,最后完成比赛的纳达尔背包离开。已过午夜的球场通道外,唯有“奶牛”与他的“奶粉们”仍在互道珍重。前十球员里最早来到上海,如今却也是第一个离开此地。只不过,有爱相伴,费德勒永远不会独行。
本报首席记者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