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孙嘉晖
本报墨尔本1月13日电
澳网[微博]公开赛——新赛季的第一项网球大满贯赛事,通常在每年的一月份举行,此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季,场面热闹,市民热情,球星火热,球迷、记者热得大汗淋漓,这才是澳网的“味道”。
但今年的澳网真不“热”,反倒像“冷盘”。记者昨天甫一抵达墨尔本,就感受到了丝丝凉意。
首先,墨尔本机场的澳网接待处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不过,这不能怪谁,这项四大满贯中“最年轻”的赛事,自1905年创办以来,也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球员、球迷和记者都已经很熟悉这座规模不大的城市了,自然不必专人招呼这些“工作人员”。
其次,不管是机场,还是墨尔本街头,张贴的海报常常有西班牙天王纳达尔的身影,遗憾的是纳达尔因为身体不适,早已在半个月前宣布退出澳网公开赛,但已来不及应变的组委会只好照样硬着头皮将“纳豆”当做金字招牌,招揽游客。
还有,墨尔本公园位于市区的东南部,有轨电车直达大门口,不过,直到比赛前一天这里还没有热闹气氛。记者来到墨尔本公园,发现这里如同广州展会,只要不“开张”,没人关注这地方。
最后,要说说墨尔本的气温。前几天,澳大利亚各地气温骤升,很多地方温度超过40℃。李娜[微博]此前在悉尼比赛期间也曾爆料“热到不行”。
这一度让记者对澳网期间墨尔本的气温感到担忧,毕竟两座城市相距不过数百公里。不过,来到墨尔本才发现,这两个城市就如同两个世界,墨尔本晚间气温凉爽,早上还让人有点“寒意”,所以外来人多穿件加厚衣物,而熟悉天气变幻的本地人索性穿着短袖、短裙上街。这一点与墨尔本的城市一样,现代化的城区里有破旧的有轨电车和内燃机车穿行,古朴的建筑混杂其间,似乎见证着城市的沧桑与沉淀。这或许也是包容的一部分,难怪墨尔本的华人已经高达数十万,机场标识等都是中英文对照,让华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说完了“冷”,还要说说“热”。
澳网球场空荡荡,但媒体工作间早已有“人满为患”的味道。
“我还是喜欢温网多一点,地方大,比较舒适。”一位北京记者说道。言语间对澳网的“小气”感到失望。
的确,位于罗德·拉沃尔中心球场裙楼中的澳网媒体工作间相当局促,办公位置小,加上人多,虽然比赛还没开,已经让人嗅到了“新闻大战”的味道。
据媒体工作间负责人介绍,今年共有1700多名记者前来采访澳网公开赛,其中文字、摄影、电台记者达到724人。当然,随着中国球员的崛起,中国媒体也成为澳网采访队伍的生力军,据披露,共有4家14名中国电视记者来到墨尔本,而其他记者则达到了22人。本报记者获邀现场采访这一体坛盛事,将在接下来的两周里,为广大读者发回第一手的现场资讯,彰显广州媒体参与世界新闻竞争的积极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