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法网最大亮点不是海宁纳豆 塞尔维亚有六位黄金战士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02:37  竞报

  本报记者 葛小倩/报道

  当扬科维奇、伊万诺维奇和德约科维奇站上法网女单和男单半决赛的场地上时,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叹:“塞尔维亚时间到了!”尽管扬科和德约科维奇分别在后来的比赛中败给了海宁和纳达尔,伊万也没有能够实现首次闯入大满贯决赛就夺冠的奇迹,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三名年轻的塞尔维亚选手已经成为法网乃至整个国际网坛的一股新势力。

  “全是战士”

  本届法网一共有6名塞尔维亚选手参加了单打比赛,他们中有一半的人进入到半决赛,2001年澳网青少年组冠军蒂普萨勒维奇也因为在第二轮淘汰了俄罗斯沙皇萨芬而被人牢记。

  有专家预言法网只不过是塞尔维亚

网球崛起的一个标志,接下来他们还会有更让人惊喜的表现,因为这批选手们年轻、有冲劲。看看22岁的扬科、19岁的伊万、20岁的德约和22岁的蒂普萨勒等人在本届法网上的表现,你知道专家们的预测非虚:因为年轻,德约可以发出38个ACE位列男单第6名,伊万仅仅比他少两个在女单方面排名第一。

  别忘了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他们还具有永不服输的精神,就像伊万诺维奇在法网首轮获胜之后所说的:“我认为,塞尔维亚选手的共同点是意志坚强,我们全都是非常优秀的战士。”

  海外训练是成功秘诀

  12岁的时候,德约离开塞尔维亚前往德国进行训练。但是在那之前,他不得不在故乡那块充满战争危险的球场上挥汗如雨。“那个时候他心里其实非常害怕,”他的父亲回忆说,“空袭的警报不停地响,我们抬头看着天,生怕炸弹会随时落下来。但他从来没有因此而退缩。”

  而1999年贝尔格莱德遭受空袭的时候,11岁的伊万还在那里继续训练。每天一大早她就走上训练场。“天上会掉下来炸弹,但我不会因此而天天躲在防空洞里。”在谈到那段艰难的岁月时,伊万认为那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炼。

  面对薄弱的网球基础设施和战争的威胁,孩子们不得不为了网球梦想离开塞尔维亚。伊万诺维奇跟随父母移居瑞士的巴塞尔,德约前往德国,而扬科则去了美国最有名的波里泰利网球学校。

  “谢天谢地,这些孩子终于坚持下来了。”塞尔维亚网协主席兹沃金诺维奇感叹道。

  塞尔维亚榜样

  “此时此刻,体育是我们国家能够生产出的最好的产品,而网球就是其中最美丽的一张面孔。”塞尔维亚网协主席表示,“在扬科维奇等人的带动下,网球有了很好的前景,也许以后想打球的孩子再也不用跑到国外去练习了。”

  三个“维奇”的表现成为改善着塞尔维亚网球环境的契机,一个拥有20多片场地的网球学校正在筹建当中。3月份的戴维斯杯,塞尔维亚击败格鲁吉亚的主场是一块由射击场改建的红土场,只有1500个座位,等到9月对阵

澳大利亚的比赛时,德约带领的小伙子们将在一个有20000个座位的新主场上为国家而战。

  提起祖国,两年前英国人曾经盛情邀请德约加入英国籍,但遭到了他的拒绝,“总有一天塞尔维亚的网球会大步前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6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