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网:看朝鲜足球 同是举国体制培养模式有差别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10日10:50  新华网

  世界杯决赛圈参赛权、亚青赛冠军、亚少赛冠军……赢得这三项沉甸甸荣誉的,并不是日本、韩国,也不是某支西亚球队,更不是自怨自艾的中国,而是朝鲜,一个十几年前还被定性为“亚洲二流”的足球国家。

  这是一个问题,当然不是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而是在相对贫乏的物质条件、相对封闭的内外部环境下,朝鲜足球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足球层面、尤其是青少年足球层面的腾飞?

  说到朝鲜足球,就不能不提“举国体制”。与我国职业化之前的“国家支持、长期集训”类似,朝鲜国内也一直沿袭着纯粹的“举国体制模式”——国内联赛去职业化不算,就连国家队(4月25日队)、国奥队(小白水队)也一直单独组队,参加国内联赛以及“万景台杯”和“共和国选手权大会”等国家级比赛;及至洲际比赛,朝鲜国家队、国奥队就会以4月25日队、小白水队为主要班底,辅以一定数量的别队球员(也包括效力于国外的朝鲜籍球员,如郑大世),进行不少于三个月的集训,这不但保证了球员的技战术水平、体能状况,而且最大限度提升了球队的凝聚力,让球员在球场上更像一个团队,而不是11个个人。

  与国字号球队相应的,就是自下而上的青少年培养、输送模式:由于运动员在朝鲜国内待遇很高,获得出色成绩(比如世界杯决赛圈参赛权、亚青赛、亚少赛冠军)的运动员全家都可以受益,因此朝鲜的家庭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投身到足球运动中来,在朝鲜,不但是小学、初中、高中开展足球运动很普及,甚至就连幼儿园,也有大批追着足球跑的孩子。在校园中开展足球运动自然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场地,受制于经济条件,全朝鲜也没有几块在学校里的专业草皮,但即便是在煤渣场地、塑胶场地上,孩子们的热情仍旧很高,因为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更因为参与足球可能换来的巨大回报。

  经过了学校初期的指导,有天赋的孩子就可以进入朝鲜各地各级体校强化训练,这种类似于我国体工队模式的体校和足球俱乐部,大都是“直通”的——表现出色的体校球员可以进入俱乐部,而被淘汰下来的球员也可以在体工队继续保持状态,寻求再次回到原俱乐部或者转会其他俱乐部的机会。

  正是在这样简单、直接但又十分有效的培养模式下,朝鲜足球近些年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高水平足球少年,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没有机会参加世界杯、奥运会甚至亚青赛、亚少赛,但即便是俱乐部甚至体校的补贴收入,也足以让他们一生衣食无忧。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踢球为了生活,生活就是踢球,这似乎也是朝鲜足球后备力量充足的一个原因。(林剑)

  

更多关于 朝鲜足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