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设立无障碍设施的会 开到了长城脚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01:41  都市快报

  高峰系本报体育部首席编辑,今年年初借调至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工作。本栏目在都快网上同步开通博客,读者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都可以跟帖交流;关于奥运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也可以向高峰点题。

  还记得初到北京奥组委,有一次培训时老师上来就问,“奥运会闭幕式之后,大家首要的事情是什么?”做工作总结、美美睡一觉、在分手前好好聚一聚……答案五花八门。老师摇摇头,微笑着说:“不,是立刻投入紧张的残奥会转换期的工作。”

  2008年奥运会将于8月24日闭幕,残奥会9月6日开幕,12天的转换期里,器材、场地安排、无障碍设施、标识、人员的转换工作可谓纷繁芜杂。“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这是北京奥组委对全世界的承诺。

  谈起残奥会,人们想到的多是对身残志坚者的感动和钦佩。其实,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才是残奥会的最终目的。残奥会部的不少同事都熟悉这个故事:1988年,中国残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驻京部队的几百名士兵将代表们抬上了

长城。看着烽火台,再看着汗流浃背的士兵,代表们百感交集,不少人暗暗发誓,“再也不敢到长城来了”。

  整整20年后,因为奥运会,一切终将有所不同。近日,在长城脚下,北京市专门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提出了要设立无障碍设施,让残疾人在无需旁人帮助的情况下,自主地登上长城。也就是说,许许多多像桑兰一样坐着轮椅的人,终于能够真正地到长城上去做一回好汉了。

  当然,长城的无障碍设施仅仅是一个窗口,它真正的作用还在于提醒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否已经考虑到了残疾人的需求。新建的大楼在高高的台阶边上,还需要无障碍的坡道;公用电话亭的话机高度最好在1米1左右,这样健全人和残疾人拿着都不费力;道路上的盲道绝不该只是装饰,不能被随意占用——这些都是奥运(不仅仅是残奥会)的无障碍标准,其实,也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标准。而要判断残奥会乃至奥运会是否成功,显然这些标准在全社会的普及情况远比金牌数量更有意义。

  13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