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体操> 正文 

金牌教头回国三年“白头” 楼云恩师难舍体操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00:26 东方体育日报

  “上海体操现在有很大起色,是我们上海队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甚至于包括我们伙房的老师傅们,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但是现在上海体操仅仅是刚从低谷里走出来,而且很脆弱,稍有不慎,也很快会继续滑入低谷,所以我想我们现在的同仁们,包括我自己再努力一下,争取把现有的成功巩固下来,再向辉煌的那个目标继续前进。”2005年6月6日,时任上海体操队总教练的杨明明在网站聊天时这样说。

  2005年12月3日,已经不是上海体操队总教练的杨明明来到浦东国际机场,他回美国了。他只记得老母亲流着泪和自己告别:“明明,有时间就常回来看看。”他也记得自己当初上任时说的话:“叶落归根,对自己、对上海也算有个交代。毕竟做教练的时间有限,我想把最后几年留给上海,干到哪算哪吧。”

  杨明明继续漂泊,他60岁了。

  三年 白发拔不完

  杨明明回来,最坚强的后盾是太太和儿子,损失最大的也是这对母子。儿子大学刚毕业,正在创业阶段,杨明明不仅没有给他最需要的指点和鼓励,而且还要儿子牺牲自己的想法来替他管理体操俱乐部。太太于娟娟癌症虽然已经痊愈,但是动过手术的身体正需要休息和家人照顾,可是杨明明不得不把家里家外的摊子丢给了大病初愈的太太。

  情人节 和妻子在食堂过

  将对妻儿的愧疚埋藏在心里,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准备,杨明明还是毅然地选择回来。与家人的沟通就只有在每周一次的网络连线和一年一次的探亲假。儿子接手体操俱乐部以后,太太于娟娟空下来的时候能够回到上海,陪着杨明明,陪他住在体操队那不足15平米的宿舍里,跟他一起出早操,跟他一起进训练馆。周围的人开玩笑说,上海体操队这下子赚了,不仅请回来个杨明明,还免费搭了个于娟娟,于娟娟也是著名体操教练啊。

  杨明明不是没有愧疚,他也想过补偿。今年2月14日情人节,正巧于娟娟在国内。杨明明还特别提醒自己要订束玫瑰花,再找个好点的餐厅提前订位子。想得挺好,结果体操队的事情一忙,他全给忘了。直到2月14日当天,他才想起来情人节这回事。于是开车带着太太到处找吃饭的地方,哪里还有位子?于是两个人又回到队里吃食堂,最后他还感慨:“上海这么兴过洋节,在美国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而周围的人说,情人节当天才和太太找地方吃饭,只有他这个天天在队里吃食堂的人才会这样。

  三年前 只有三根白头发

  “嫁给他就早已习惯了,我能够理解明明对体操的感情,他就是个体操迷,一谈到体操就特别来劲。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也就只能支持他。”于娟娟这样说。

  支持归支持,看到杨明明如此辛苦,作为妻子也难免抱怨两句。“三年下来,你看他老成什么样了?白头发也多了,而且也瘦了,这就是累的。三年前,他要到上海上任,离开洛杉矶前,我给他拔白头发,就三根,拔掉了,没有了,走吧。三年下来,他现在白头发这么多,已经拔不完了。所以我就说跟他说:‘差不多得了,我们也都是60岁的人了,还图什么呀。’”

  60岁了,今年9月30日,夫妻俩同一天摆了60大寿的酒席,他们都步入花甲之年了。

  不为钱 回来只想做点事

  三年,杨明明说他没有后悔。当初回来的时候,他以外籍专家的身份签合同,这是一份非常优厚的合同,但对杨明明来说,他并不是为挣钱来的:“这份外籍教练的工资确实不低,低了也体现不出我的价值,但与我在美国开私人俱乐部相比,这点钱就太微不足道了。”然而即便是这份薪水,到他离开时依然还没能完全拿到手。好在上海市体育局的主要领导在听说这件事后表态:不能有事有人,无事无人。

  “我不是为了钱来的,这些年我不在美国,那边的损失难以估计。我想赚钱就在美国,回来是为了做点事,这绝对是肺腑之言。”由于身在上海的杨明明无法照顾美国的生意,年轻的儿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2004年,由于没有杨明明坐镇,美国的俱乐部一度出现危机,差点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儿子用自己公司的周转资金给俱乐部的教练发了工资,催促杨明明赶快回去。于是杨明明利用每年一次的探亲假回美国处理这一棘手问题,在做了简单处理后,又把俱乐部扔给太太儿子,返回上海。

  2005年,俱乐部再次出现危机,正在进行

十运会备战的杨明明已无暇分心,在面临了艰难的选择之后,他只能放弃美国的俱乐部,甚至善后工作也只能由儿子去做。“我没有心思去做这些事,价钱也没谈,很低的价格就转手了,至少少卖了5万美元吧。”

  三年里,发生了很多事。美国的俱乐部低价转卖、儿子结婚,这些事情发生时,杨明明都没有能够在场。现在,他要回去了,太太和儿子在等他。

  慈母泪别长子——

  有时间 常回家看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杨明明之所以回来,母亲的一句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2年他回家过年,年近八十的老母亲对他说:“30年了,明明没在上海过年!”望着白发苍苍、年老体弱的母亲,杨明明难过得说不出一句话。父亲在他18岁时就病故,是母亲把他们兄弟姐妹一手拉扯大,杨明明是家里的长子,却一走就是30年,几乎没在母亲跟前尽过孝。如今母亲年事已高,却还挂念儿子。

  “该回来陪母亲安享晚年,尽一份儿子的孝心了。”能够回来执教,既能为上海体操做点事,又能在母亲膝前尽孝,这是对杨明明最大的吸引力。

  虽然吃住都在队里,但妈妈在家里还是给他准备了一个房间,无论杨明明有多忙,他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去看一次妈妈,即使忙得只能陪妈妈吃一顿晚饭。而杨妈妈只要知道儿子要回来,就一定会坐在那里等着,所以如果临时有事情不能回去,杨明明一定要打电话回去说一声,否则无论多晚妈妈都会一直等在那里。“也不做什么,就是吃完饭陪妈妈说说话,她喜欢跟我说话。”虽然每次都是时间有限,但这三年可能是杨明明陪伴在妈妈身边最多的一段日子。

  在杨明明回来之前,母亲都是和杨明明的弟弟一家住在一起,他曾经把妈妈接到自己那栋位于莘庄的别墅,坚持每天结束训练后开车回家陪妈妈住。可太太还在美国打理俱乐部,白天只有老母亲一个人在家,午饭都没有着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又到处找能够送餐到家里饭店,每天中午为老人准备两菜一汤。

  然而杨明明在体操队的工作实在太忙,回家的时间没办法固定。看着哥哥每天跑来跑去太辛苦,而母亲一个人在家也不放心,弟弟一家人也搬到杨明明那栋别墅,继续担当起了照顾老人的众任。

  儿子的心意到了,母亲自然了解儿子的孝心,这段时间是老太太过得最开心的日子,老人家还希望着儿媳和孙子也能从美国回来,那时候才是一家团圆。

  母亲没有想到,儿子在身边的日子只有短短三年不到,如今合同到期,无法在上海体操队继续留任的杨明明又一次离开上海返回美国。老太太对此没有心理准备,本来她以为这一次儿子不会再离开,会给她养老送终。“我妈妈并不知道内情,只知道人家没跟我签合同,所以我要回去了。”母亲的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和牵挂,可是她又不愿意勉强儿子,只能让他回去。

  临走之前,老太太含着泪,不住地叮嘱着:“明明,有时间常回来看看。”

  教头回忆录·归来

  对母亲对上海 我有太多愧疚

  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体操杨明明”,查询结果共有22,600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三年前他为了上海体操的复兴,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上海体操队执教的新闻,足见当时此事的影响。

  杨明明,当运动员时,他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体操界最著名的运动员之一,他与前任国家体操中心主任张健和现任中心主任高健并成为中国体操的“三驾马车”。做教练员时,他培养了中国体操历史上到目前为止唯一连续两届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跳马王”楼云,而且曾任国家队副总教练、代理总教练。虽然后来自动请辞,远赴美国,但是杨明明的能力和影响力在国内外都受到了认可。

  2003年,上海成立了体操中心,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杨明明,当时的双方都是那么有诚意,杨明明的回归顺理成章。

  其实早在2001年,上海方面就有意邀请杨明明回上海执教,但当时儿子杨光大学还有一年毕业,为了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杨明明放弃了那次机会。2002年春节回上海过年,80岁的老母亲一句“你这还是三十年来第一次在家过年”,让杨明明心头一震,回国的念头开始在头脑中萦绕不去,“对母亲,对上海我有太多愧疚。”于是在移居美国后,杨明明再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2003年2月4日,大年初二,杨明明正式出任上海体操队总教练。

  从此,上海体操看到了希望,连媒体的目光也因为这个新闻人物的出现开始停留到了这个本不受人关注的项目上来,于是在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上海体操“走出低谷”、“正在崛起”、“要培养第二个跳马王”等字眼,杨明明的到来,让人们对上海体操寄予了太多希望。

  教头回忆录·崛起

  

装修
二手房
” 不再当“配角”

  “终于有机会为上海尽点绵薄之力了。叶落归根,对自己、对上海也算有个交代。毕竟做教练的时间有限了,我想把最后的几年留给上海,干到哪算哪吧。”这是三年前,杨明明回来后第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如今犹在耳边响起。

  其实那个时候,上海体操队的情况并不理想。“技术水平不高,人心也比较散。”这只是杨明明轻描淡写的说法。实际上,自从李小平、吴佳妮、楼云这些著名选手退役之后,上海体操就陷入了低谷,并且长时间萎靡不振。不仅10多年时间没有再出过一个世界冠军,而且自七运会起,上海体操连续三届全运会只获得过一块铜牌,这样的战绩多少有些惨不忍睹。以至于杨明明在网上接受采访时,还会有网友问:“三届全运会只得一块铜牌,有这么惨吗?”

  杨明明把他接手时的上海体操队比喻成一个“二手房”。杨明明说,二手房比毛坯房还不如,毛坯房是一张白纸,装修起来,还容易些:“技术上,大家刻苦专研的风气不足,对于好成绩,别说争取甚至连想都不敢想;队伍管理不严格,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人心很散,教练和队员中好多人都是抱着混一天算一天的想法。”

  “刚开始出去比赛,别的地方队甚至不把我们当对手,一次去比赛,全国锦标赛吧,听北京队的说‘我们不跟广东、江苏争,只要赢了八一、湖南就行’,根本没把我们上海当回事。大家都是老朋友,不好意思说什么,但是心里真不是滋味。”杨明明只能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抓训练、抓管理,吃住在队里,杨明明全身心地投入到上海体操队中。

  功夫不负苦心人,半年后的城运会上,连续多年“默默无闻”的上海体操队,异军突起,取得了2金1银3铜的骄人战绩。这只是开始,三年中的大小比赛,上海体操队捷报频传。其中不断有教练员运动员上调国家队。在今年的全国锦标赛暨全运会预赛上,上海体操队在男女团体比赛中双双摘得铜牌,而且还获得了平衡木的银牌。“大家看到我除了祝贺还有掂量,上海队终于可以让对手正眼看我们了,在他们的计划中,上海队再也不是这么多年的默默无闻,也成为了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杨明明欣慰地说。

  教头回忆录·管理

  给队员建“自己的网吧”

  杨明明这个“海龟”回到上海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在他刚到上海队的时候也碰到过不少麻烦,教练队员也有过不服气,现在国家队的上海籍教练叶晓东就是其中一个。

  杨明明来之前,叶晓东是上海体操队的总教练,年轻气盛的他最初并不是很信服这个从美国回来的“空降兵”,在贯彻杨明明的命令时还有抵触情绪,教练都不服气,下面的队员自然也会造反。于是杨明明几次跟叶晓东谈心,交流执教经验,解释自己的做法,并且支持他到国家队去。

  杨明明几次不惜与领导冲突,帮助教练员争取权益的事,让叶晓东的思想终于发生了转变,日久见人心,他对杨明明的做法开始理解,对他的能力和为人也开始信服,成为了杨明明最好的助手,直到叶晓东到了国家队,他们还经常交流,保持联系。现在的叶晓东成为了上海体操在国家队的一块坚实营盘。

  而上海队的队员们从前也有自己的爱好,尤其是男孩子,哪个不调皮捣蛋?来了个管着他们的,谁也高兴不起来。有时队员们半夜跑到外面上网,对于他们的身手来说,翻墙爬树轻而易举,于是半夜三更经常能看到杨明明亲自跟教练们一起到基地附近的网吧捉人。出乎队员们意料的是杨明明没有罚他们,而是跟领队一起帮他们争取了一个“自己的网吧”,不仅腾出了专门的房间,还专门配备了12台能够宽带上网的电脑,让他们在训练之余可以免费上网。

  还有最有说服力的成绩,各种比赛中频频传来的捷报,以前国家队选人很少关注上海,现在也不断有教练和队员入选国家队的消息。这些都让教练们有了干劲,更让队员们看到了希望,练体操,谁不愿意拿冠军,杨明明给他们带来了拿冠军的希望,大家对他自然心服口服。于是,队伍士气上来了,教练和队员团结得紧密了,成绩提高了,上海体操队有了起色,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杨明明档案

  1946年生

  1963年入选上海体操队

  1972年入选国家体操队。曾获第三、四届全运会体操比赛鞍马冠军,1972年全国体操比赛个人全能冠军,第七届亚运会体操比赛鞍马亚军。

  1976年起任国家队教练、副总教练。培养了楼云等优秀选手。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0年举家迁居美国,担任纽约市政府史坦登埃伦体育中心任体操部主任。

  1991年-1994年担任美国纽约州世界杯体操学校总教练。

  1994年起担任美国洛杉矶李宁体操学校校长兼总教练,入了美国籍。

  2003年回上海出任上海体操队总教练。

  2005年12月3日卸任返美。

  作者:本报记者 车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75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