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游的反思:动作编排太落后 抱怨裁判无用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0:04 中国体育报 | |
从蒙特利尔游泳世锦赛归来的花样游泳队,回到北京后就地解散,但是游泳中心花泳部部长俞丽并没闲着,在她看来,经过了这次世锦赛,中国花样游泳发展的道路变得更明晰起来。“裁判确实不公,但是光怨天尤人,一点儿用都没有,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更现实一些。”她说。 请进来和走出去 为什么裁判总是刁难中国队?在气愤过后,花样游泳队开始静下心冷静分析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老外对中国太不了解了。 的确,迄今为止,中国只在天津举办过两次花样游泳的邀请赛,还曾经在广州举办了一次世界杯,除此之外,中国国内没有举办过其它类型的公开赛和邀请赛。“对于我们这种打分项目来说,老外对中国不了解,这是很致命的。所以,他们看我们的动作永远觉得土,我们表现的东西也看不懂。”很多老外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 对此,中国打算在近几年多在国内组织邀请赛和公开赛,一方面增加队员的参赛机会,一方面让更多外国裁判了解中国。而中国队也将更多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小比赛。“我们老是到大赛才出来比,人家裁判觉得特别突然,就给你打低分,如果经常在大大小小的赛事上露面,裁判就会看到你的每一点进步,打分时手就不会那么紧。”俞丽说。 动作编排太落后 本次世锦赛花样游泳比赛结束后,几位教练开了一个会。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国外的编排和托举确实比我们要强。” 先说编排,中国队的编排特点是队员动作密度大,但是质量不高。在双人项目上,有前重后轻的毛病,在结尾无法引起高潮。在集体项目上,没能充分利用水域,节拍不够合理。 反观我们的对手,日本的特点是队型变化多,单个动作质量好,西班牙和加拿大的特点是编排新、巧。裁判坦言:“你们的运动员具备了取胜的元素,但是这些元素没能很好地组合到一起。”中国队自由自选组合的音乐《天鹅湖》很美,可是动作明显老了。针对这种情况,花样游泳队打算年底从擅长编排的加拿大或俄罗斯请来一名教练,从音乐到动作,都由老外作主,给中国队重新编排节目。“我们要整体借鉴老外的思路,看看我们和人家到底差在哪里。” 动作编排最重要的是托举,集体项目中的托举是节目中最精华的部分。从这次世锦赛来看,除日本外的各强国的托举动作都有了较大的创新,托举的高度、速度上都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创造性更强,大多数国家的托举都达到了五个,而中国的《刘三姐》中只有三个。 “以前我们总感觉训练时间不够,所以从来没有给托举足够和专门的时间来训练。尽管我们国家有技巧、体操、跳水等优势项目的动作可以借鉴,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陆上训练时间,导致水中动作难以做成功。”俞丽说,“今后的训练中,我们要考虑给托举训练设立更多的时间,专门选拔人来练托举。” 音乐未能发挥作用 世锦赛上,国外裁判表示很喜欢中国自由自选动作的《刘三姐》(比赛时更名为水上行舟),因为《刘三姐》不仅中国特色十足,而且整个曲子欢快流畅。“其实,老外很喜欢中国音乐,他们也认我们的音乐,但就是觉得有时候我们选的音乐沉闷,调动不起情绪。” 的确,中国队奥运会上使用的《雪域魂》、《弈》和本次比赛使用的《秦俑魂》乐曲都偏沉,只有《刘三姐》欢快一些。俞丽说:“今后我们还会坚持走民族路线,但是会更多选喜庆欢快的音乐。” 作者:陈思彤 (来源: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