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各怀心腹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05:55 深圳商报

  赵本山近日对辽足的一系列“整肃”行动,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几个月前迟尚斌对深足进行的“整风”。

  两者相同的都是对球队不正之风的治理,不同的是赵本山令包括辽足队长肇俊哲在内的许多人举起了“白旗”,迟尚斌却遭强烈反弹而黯然下课。

  大迟败走深圳,很大程度是因为关键时刻俱乐部老板的退缩。本山大叔风头甚健,是因为他手中掌握了生杀大权,他张口一句“就这么定了”,王洪礼就立马下课。

  然而,不得不提出的问题是,谁是辽足的老板,难道真的是仅仅挂了董事长名号的赵本山?如果他只是有名无实的老板,何以能获得主宰辽足将士命运的生杀大权?

  细说起来,赵本山与辽足的联姻,至今仍处在云里雾里,让人不明所以。他没出一分钱,却能成为俱乐部的董事长;作为董事长,他却没有任何的股份;他自称不懂足球,也不想借足球赚钱……既然如此,演小品的本山大叔,怎么就像模像样地摆弄起足球来?

  惟一合理的解释是,辽足真正的主人愿意暂时拱手让出俱乐部的大权,只有这样,才能借赵本山“忽悠”来各方的关注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换句话说,赵本山能够在足坛获得如此大的发挥空间,只不过是因为辽足真正的老板觉得这样符合自己的利益。当有朝一日赵本山玩过火了时,老板随时就可以叫停。

  说得难听一点,赵本山有可能是别人手里的道具。这一点,他心里不可能不清楚。只是,他之所以“心甘情愿地上套”,究竟是因为他真的想当活雷锋“帮辽足一把”,还是别有所图,这个,旁人可真就弄不清楚了。

  称张曙光或徐明等“改革派”在幕后指使赵本山干这干那,我以为,实在是低估了赵本山的智商。人家时不时在酒桌上称兄道弟的,说“指使”未免太过分了。真实的情形恐怕是,共同的利益需求使得他们达成了一致。谁心里没个账本?徐明在算计,张曙光在算计,本山大叔也没闲着。

  总而言之,我不太看好赵本山与辽足这段婚姻的前景。一个娱乐圈人士,管起足球圈的事来,那样的理直气壮,那样的不容分说,毕竟不是什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事情。

  当然,在这样一段各怀心腹事的婚姻中,谁也没有损失什么,它真的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名利。只是苦了那些打工的队员、教练——人家说走人,就得走人。

  作者:舒桂林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