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百万富翁在终场前死去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4月18日02:38 东方体育日报 | |||||||||
1999年4月28日,亚俱杯半决赛,大连万达队客场挑战伊朗埃斯特拉尔队。在比分1比3落后并且被罚下一人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的阎嵩替补上场,在短短10分钟内梅开二度,硬是将对手拖入加时赛。那一年,阎嵩不满18岁,还没在职业联赛登过场。时任万达队主帅的徐根宝说,本场比赛将给这个孩子的人生带来超值的回报,也许以他的年龄还无法承受。 年底,中青队在毛家湾成军时,阎嵩赢得了“阎百万”的绰号,因为甲A主力的身份
2004年4月16日,奥运会预选赛,国奥队兵败阿扎迪,“阎百万”或者其他“百万”们没能重温梅开二度的快感。叙利亚裁判那声凄厉的终场哨宣告了这支球队的死亡。不过可以断定的是,早在比赛结束前,这个中国23岁以下最有钱的群体就已经死亡,因为他们失魂落魄、他们六神无主、在对手并不凶悍的蹂躏下他们甚至未能进行一次必要的挣扎、一次与他们身价相匹配的象征性的挣扎。中国足球的断代史以一种极其屈辱的方式被草就,被无情洗劫的不是财富,而是光荣与梦想。 然而,目睹富者将体面和尊严奢侈捐弃,人们有理由相信——被“5000万VS100万”的数据羞得无以复加的穷人才是道德上的优越者。阿扎迪之战更像是足球领域一次固本培原,一次足球领域的“优币驱逐劣币”。有些人除了足球一无所有,有些人除了金钱应有尽有。 被关雅典门外的这群国奥球员们,这群个人资产增值速度和绝对值足以傲视韩、伊、马三个同组对手的年轻大款们,如果他们超限增值的财富还没有将真伪、将是非挤兑殆尽,是不是该追问一句“幸福究竟在哪里?”,反思一下金钱的善与恶。 痛思来时路,我们不得不哀叹:如果说陨落是一个无可挽回的过程,白金一代“由超而糙”是迷失在钵满盆满的诱惑中、迷失在对真金白银的追逐中。 范思哲时装会有的、新款手机会有的、海景公寓会有的、豪华房车会有的。可是,有些东西却没了,永远没了,犹如脱线的风筝消失在茫茫天际。在中马战前夜,富翁们为穿阿迪鞋还是耐克鞋而顿生争执,因为“耐克有6000元的赞助”;在武汉集训时,富翁们为一点小伤而埋怨不已,因为“这叫我咋去联赛里挣钱”;在最需要众志成城的时刻,两拨富翁们痴迷于互相使绊子,因为“别以为你真是老大,老子开大奔时你还在开普桑呢”……这,是新一代“百万富翁”们的所作所为。 不知道什么时候,财富成了中国足坛不可承受之重。一个原本挺直身躯被超值的回报压弯了脊梁,使得人们习惯于雌伏于地、习惯于委身不起,习惯于让幸福在球迷的泪水中一次又一次流产。在’04国奥戚戚然盖棺定论中,我们发现两面灵旗也一并倒地:一面叫光荣、一面叫梦想。只有财富还高昂着头,有人曾以它的名义招摇于球场。作者:本报记者杨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