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缺了些审时度势 输球只因多了点“想法”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02:29 新闻晨报 | |||||||||
晨报首席记者许莽 当杜威赛前喊出“1比0击败韩国”的宣言时,我便有种不祥的预感。有信心、有想法肯定不是坏事,但必须建立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由于伊朗队的存在或者说是牵制,国奥在同韩国队比赛的时候并不需要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式呀!客场拿1分难道不能满意吗?彻底治愈“恐韩症”,就一定非得在今天吗?
当然,这种不祥的预感在八十分钟之后才得以应验,确实显得异常诡异。我想说的是,不管队员们赛前表现得如何自信,至少,沈祥福的心态以及用兵还是相当值得称许的。他制定的死守战术使韩国人几乎白白耗费了上半场,即便下半场金镐坤察觉到问题所在、及时调整了进攻策略,韩国队也依然没能对中国队构成致命的打击。实际上队员们贯彻战术也非常彻底,这令我不由产生了“赛前示威只是用来迷惑对手”的错觉。 我产生不产生错觉根本就无关宏旨,但国奥队员产生错觉便要出事———对于那个角球,我们何以要大举压上?以至于争抢头球未果之后,被金荣光、崔成国和曹宰榛三个人导演了一次绝命的反击。那一刻,错觉的产生也许就源自那一点“想法”的萌生———在非常“听话”地顶住了八十分钟、自认为已经可以确保一场平局后,国奥队员似乎觉得:考八十分固然能够满足,可我们为什么不去争取一下一百分呢? 我宁愿这仅仅是队员们的一次善意的冲动,而与沈祥福无关。因为沈祥福在全场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沉着和冷静(即使在被对方进球之后)——当然主要还是队员们贯彻了八十分钟的作战策略——使我不得不相信他的执教能力已经上升了一个档次。和金镐坤的这次沉默的角力,沈祥福本该成为胜利的一方。沈祥福的八十分,就是金镐坤的四十分。 那一点“想法”断送了沈祥福的胜利,尽管,0比1的比分也不算什么太大的失败。我们还有机会,除非我们忽略甚至故意不去理会这样的事实:我们是在踢一次有四支球队参与的小组赛,而不仅仅是为了同韩国人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