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痛失点球 马良行:有种!我就喜欢这样的球员(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13:52 新民晚报 | |||||
记忆,已经无需反刍1999年中美决赛的那一幕。耳边却依然回荡着刘英当时说的一句话:“如果有机会,我还要罚点球。” 马良行说,有种!我就喜欢这种球员。于是,这次世界杯的点球,马良行说让刘英罚。刘英听了,狠狠地点了点头。为此,许多队员纷纷鼓掌。真是热血澎湃。 直到昨天——小组第三场比赛,才有了罚点球的机会。 孙雯创造点球的时候,全场人都以为,孙雯将主罚这个点球。孙雯已经在世界杯中射进11个球,距离美国已退役的名将阿克尔斯保持的12个的纪录,还差一点点。 这时,只有中国队员才知道将由谁来主罚这个命运之球。她们自动闪开一条道,足球前面,站着一个曾经摔过很大一跤的北京女孩。 “我当时特有信心。真的,一点也不紧张。我想,等了4年,这个机会太好了。”刘英当时的想法是,用一脚干净利落的射门,来驱散4年的心理阴影,“这太完美了”。然而,现实总是这么残酷。发力太狠,砰地一声,球又一次偏离了命运的轨道。 刘英竭力挺住,不能让自己倒下去,因为全世界都在看着她。然而,一进中场休息室的大门,她的眼泪一下涌出来了。没有人责怪,只有轻轻安抚。 马良行很为刘英自豪,虽然点球没有罚进,非常可惜。但他觉得,一个女孩子,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她说,下一个点球还是由我来罚。我肯定同意!”说这话时,马良行也已经血脉贲张。 从刘英罚失点球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议论:该不该让刘英罚点球。一个老队员说:“马指导让刘英罚点球,是因为想通过点球,让刘英走出4年前的阴影。但是,错失点球后,她的阴影更重了。” 前美国女足主帅迪西科,在ESPN2现场转播时评论道,马良行让刘英罚这个点球,太冒险了。“如果这时中国队已经3比0领先的话,还差不多。毕竟这是世界杯,而且这将关系中国队下一个对手是谁。如果中国队因为这个点球,没有赢下比赛,从而过早地与德国队相遇,那中国队将后悔一辈子。” 点球是胜利的琼浆玉液。然而,世上最毒的毒药,也是如此。刘英喝了两次,醉死两次。如果有第三次,刘英会一干而尽吗?她说,从全队考虑,应该让状态更好、脚法更好的队员上。 然而,笼罩在刘英身上的阴影何时能消?会不会影响到她今后的踢球生涯,甚至将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国队再罚点球,会不会受此影响?如果淘汰赛要罚点球,哪些人能挺身而出? 关于点球这个话题,似乎永远也讲不完。 特派记者高兴黄永顺(本报波特兰今日电) 终场哨声一响,刘英倒在恩师马元安的怀里失声痛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