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7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 岳东兴
由于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世界第二高的冬季转会投入,以及巴西现役国脚等一流外援的加盟,步入第22个年头的中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期待。这其中,最能反映出整个行业乃至球迷心声的,或许就是7日开幕式上的那一句主题语——“改变,从今天开始”。而对中超来说,新的起点,最需要的改变依然是向“真正职业化”靠拢。
其实,早在2015赛季开始前,中国足球已经开始改变,方方面面都出现了走上正轨的迹象。年初,中国男足打出了罕见的血性和战术素养,唤回了亿万球迷的心。赛场外,筹备新赛季的足协管理者,以近年来最严格的姿态,严把联赛准入“门槛”,对球员欠薪、俱乐部转让不合规等顽疾,或是坚决叫停,或是严格不准入,维护了整体秩序。进入2月,足球改革方案通过,意味着历经20多年起伏动荡的中国职业足球,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能够与其他行业一起,共同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在这样良好的局面下,中超联赛作为中国足球发展的重要部分,绝不能满足于近几个赛季的进步势头,以及亚洲第一的上座率,而是要遵从民意,积极改变,向欧洲五大联赛看齐,真正在经营、制度和青训培养上,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联赛,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那么,中超应该如何改变?
从联赛管理者而言,既然开了“零容忍”的头,就要贯彻到底。这个赛季主抓欠薪等问题,那下个赛季在此基础上,是否应该把各支俱乐部的青训培养、梯队建设、足球学校建设等方面,列为准入的硬性标准之一。毕竟,要想使得中超繁荣与国家队成绩成正比,仅靠“高大上”的外援是不够的。在这方面,德甲[微博]、西甲[微博]、英超[微博]所拥有的发达青训体系都是可以借鉴的榜样,其俱乐部中各年龄段球员所配备的教练、设施和技战术理念,都代表了一国的最高水准。而现阶段,中国职业俱乐部急需一条以我为主的“青训生产线”,这也应该是投资者们在引援可以任性“烧钱”外,同步进行的大动作。
当然,要想让俱乐部建设更为完善,其正当的商业开发和收入仍需予以保证。其中,电视转播权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目前,区区几千万的版权收入显然无法与各俱乐部的大笔投入相匹配。对比在发达联赛俱乐部40%左右的收入来自版权的情况下,中超俱乐部的生存依然艰难。因此,为了能提高收入,一些俱乐部转向直接商业价值最明显的冠名权,导致队名频频改变,引发球迷不满。毫无疑问,这种“伪职业化”的现象,阻碍了俱乐部的文化传承,破坏了球迷的归属感。
因此,中超在联赛经营、赛事产品包装、电视转播、市场开发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变和提升空间,需要联赛管理者和俱乐部经营者共谋思路,寻求突破。只有这样,俱乐部才会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存在,而不是依附于企业的投资平台,而所谓的“百年俱乐部”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不得不提的是,俱乐部的壮大,还需要球迷的支持。当赛场上的“假赌黑”已经开始绝迹,当比赛观赏性开始提高,当中国足球逐渐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曾经或是开始喜欢足球的您,是否也愿意掏几十块钱,买一张门票,与上万人一起跳着、唱着、呐喊着,为最爱的球队助威?如果愿意,那么某一天,您在看台流下的汗水和泪水中,就浸透着中国足球的未来和希望。
让我们一起改变,就从2015赛季开始。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