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本女排“以我为主”值得借鉴

2013年11月18日13:3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京时间11月17日,2013世界女排大冠军杯在日本东京落幕。在这项争夺“各大洲冠军中的冠军”的比赛中,巴西队以全胜战绩获得冠军,美国队和东道主日本队分获二、三名。作为中国女排在亚洲的对手,日本、泰国两队在此次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女排的最大问题。

  泰国队50年首胜俄罗斯 技术全面是赢球基础

  本次大冠军杯,第二次作为亚洲冠军参赛的泰国队不仅拥有扣球得分排名赛会第二、发球得分排名第三的奥努玛,还拥有一传成功率排名赛会第一的维拉万,她同时还是泰国队第二得分手。在比赛中,泰国队曾与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队大战5局方才落败,更以3∶1战胜了欧洲冠军俄罗斯队,取得了对阵对手50年来的首次胜利。

  如何战胜具有身高优势的对手?泰国队首先依靠发球破坏对手一传,防守时注意力集中,进攻多从两翼下球,并善于利用打手出界。这样的打法建立在技术全面、攻防平衡的基础上,而这样的技战术特点,对“跛脚”的中国女排非常奏效。中国女排一度学习欧美,追求高大化。“高海拔”可以容易掌握制空权,在强攻和网口争夺方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但仅有力量和高度并不足以赢球。两个月前的亚锦赛,中国队高开低走,不仅没有重登亚洲之巅,却创造了38年来的最差战绩,尤其在半决赛输给泰国队的比赛中更是暴露出中国队在一传、串联、后排技术等防守方面存在的“短板”。

  日本队12年后再夺牌 学习潮流需以我为主

  郎平执掌中国队教鞭之后因势利导,为具备身高优势的中国女排引入欧美“立体高大化”的打法特点:增加主攻的一传责任,释放接应的进攻能力。这样的改变符合世界女子排坛的发展潮流。但是亚锦赛失败所凸显的问题让郎平意识到,别说引入新潮流,“就连原来的特长,中国队都没有了。”

  该如何扬长避短、提高自身?根据日本运动员身材矮小的特点,日本队开发出新战术“MB1”——只保留1位副攻,也没有接应。表面看是牺牲防守,或者说以攻代守,但执行这样战术的信心正是源于对自身防守好这个特点的清醒认识。本届大冠军杯,日本队在发球、救球、自由人三个环节位列赛会第一,一传到位率赛会排名第三,拦网的弱点完全从其他方面得到弥补,也让自己的进攻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

  日本非常有排球传统,曾创造勾手飘球、双手垫击、滚翻防守等技术,这些“日本特色”的技术创新不仅为世界排球作出贡献,而且让日本女排长时间站在世界前列。“MB1”新战术能否获得最终成功还需时间检验,但是日本女排这种“以我为主”的尝试却值得借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俄罗斯客机坠毁已造成50人死亡
  • 体育申花主场拟迁昆明 巴西劲旅宣布孔卡回归
  • 娱乐张震今日大婚 旧爱舒淇出席最受关注
  • 财经人社部:公费医疗范围缩减至个别省份
  • 科技传中移动开整群发短信 部分网企服务异常
  • 博客法律学者徐昕:个案推动劳教的废除
  • 读书自杀之谜: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 教育户口成大学生求职永远的痛 新浪教育盛典
  • 育儿龙凤胎洗澡时睡着紧抱对方相互依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