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你爱“坏孩子”孙杨吗

2013年11月05日06:12  汉网-长江日报 微博

  记者 傅岳强

  纵观世界体坛,“坏孩子”层出不穷,他们往往让人又爱又恨。而中国体坛新一代偶像孙杨[微博],其坏孩子形象也越来越丰满了——抢记者相机、传绯闻女友、和教练闹矛盾,现在又摊上了一个无证驾驶。对于这样的孙杨,你是爱是恨呢?

  中国体坛的首个“坏孩子”

  在孙杨之前,中国体坛并非没有坏孩子,如喜欢打架的足球运动员毛剑卿[微博]、曾因盗窃被刑拘的体操选手张尚武[微博]等。不过,他们和通常意义上的体坛“坏孩子”还存在一定差距。能够冠以“坏孩子”称谓的,竞技水平一定要超凡脱俗,“坏”的方式也炉火纯青,以此形成强烈对比,才够格。就像那种最逗女人喜欢的“坏男人”一样,首先硬件条件要达标,如果本身一矮穷挫,还整天游手好闲无恶不作,那是隔壁村头的二痞子。

  所以说孙杨是中国体坛诞生的第一个坏孩子。像他这种级别的运动员,姚明堪称职业楷模,刘翔始终意守丹田,而早期的李宁、容志行等,更是德艺双馨的不二之选。至于田[微博]亮、林丹、李小双,偶有小坏,归于性格小生之列更为妥帖。

  孙杨之“坏”,有其偶然性,更多是时代的产物。其一,他成长的环境远比以前纷繁复杂,滋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更加多元化。例如队员与教练的关系,以往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孙杨说师傅的坏话那叫大逆不道;而现在的师徒更像合作伙伴,合则聚,不合则散,很难以道德的标准加以评判。其二,现在的新闻传播速度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我甚至相信,如果没有网络,没有新闻的开放度,孙杨被塑造成第二个容志行也是完全可能的。

  坏的底线是不能触犯法律

  相比嗑药吃兴奋剂,用气枪打记者的马拉多纳,孙杨的坏显然只是小儿科。但孙杨自己要清楚,绝不能将老马当成自己的模仿对象,因为世界只允许一个老马存在,他是神,是恶魔。多几个老马,我们就没法生活在人世间了。

  麦肯罗喜欢摔网球拍、乔治·贝斯特酗酒、坎通纳飞踹球迷、罗德曼[微博]爱飙脏话,坏孩子们行径可恶,事后却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甚至因此更加偏爱他们,将其视为生命力的另类张扬。竞技场毕竟不是道德审判所,运动员相比普通人荷尔蒙更加旺盛,加上很多人欠缺良好的教育背景,有时做点出格的事的确可以原谅。不过,仅限于“出格”,很少坏孩子敢“坏”到违法犯罪的程度。当今足坛第一坏孩子巴神,也只敢偶尔在法律的边界玩点小把戏,例如拿玩具枪朝天乱放、闭着眼睛往女子监狱闯之类的。他说,“我有时候会做点古怪的事情,有时候做点搞笑的事情,但我不是脑残”。

  而孙杨的无证驾驶,则已经超出了法律的边界,其对社会的危害性,是他的能力范围内所无法掌控的。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必须道歉,并且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他还必须依法接受处理。我有一千个理由相信,一个坏孩子远比一个特权人物更让人容易接受。

  孙杨首先要做到爱自己

  孙杨的行为无疑已经对他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网络上讨伐声一片。这很正常,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生活在一个“马路杀手”横行的环境中。不过,当一位21岁的年轻人说出“给我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时,我们无法拒绝。

  不是因为孙杨拿过多少金牌,给国家做过多大贡献,甚至不是因为我们从他激情四射的赛场表现中,曾经获得过多少骄傲与快乐。仅仅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或者必然要经历那个“坏”的阶段,顶多程度有所不同。而孙杨之错,绝非不可饶恕,在我们得到宽容的同时,也尝试着原谅孙杨吧。

  前提是孙杨的确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悔悟。其实,我们并不要求他从此改头换面变成一个“五讲四美”的优等生,他有权利继续保有他的骄傲或者傲慢,宣泄他的激情或者野性。中国体育和我们的社会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一个“坏孩子”的存在。但请记住,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有坏孩子中间,最让人欣赏的是坎通纳,虽然他由着性子干了不少浑事,因此与法国国家队无缘。但他同时也知道“有所不可为”,否则,他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直至成为老特拉福德的“国王”。用我们的话说,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希望孙杨至少也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爱不爱孙杨?答案是:他能否做到爱自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