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现有体制下废除全运只是伪命题

2013年09月16日14:04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智新

  >>> 高清图酷 精彩视频 奖牌榜 完全赛程 赛事查询 微博全运

  第12届全运会结束了,但围绕着全运会的话题和争论并没有平息。在节俭办赛的大环境下,这是一届“非典型全运”,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它也许还是漫长全运机制的拐点——— 虽然直到今日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迹象表明:全运会将往何处去,它变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都留着大片空白。

  历史上对于全运会的争议,从未像今天一样大——— 可以想见如果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这种争议还会与日俱增。争议的焦点,在于全运会这种举国体制的专业体育制度,与全民健身推广、全民体质提高的路线脱节,双方在各自的领域里各行其是,但显见的是前者远远将后者抛在了身后。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领域的成功已变得势不可挡,并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空前功绩:中国第一次在奥运金牌榜上攀到了顶峰。在带来巨大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同时,人们对于建筑在巨大投入之上的举国体制“战胜”以欧美国为代表走市场路线的职业体育,也产生了“胜之不武”的深刻自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集中如此雄厚的国家资源用于竞技体育项目中,所以只要这种体制不变,中国在奥运会的竞争力将是令别国恐怖的,问题是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值得吗?有分析称以四年备战总费用与奥运金牌之比简单匡算,中国一枚奥运金牌的成本超过了7亿元人民币。全运会金牌的成本尚无一个明确数字,但可以肯定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奥运和全运的投资仅仅针对全国为数不多的顶尖运动员,而全民健身受惠的是近14亿国民,但不可回避的现状是中国在竞技体育领域里的投入要远远多于全民健身的投入。于是中国在竞争领域里高歌猛进的同时,与全民健身领域之间的落差越拉越大。

  据统计:中国七成人处于亚健康和患病状态,83%大学生近视眼、6000万残疾人、3亿人体重超标、7亿人职业病,几乎每个人都有牙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成为三大死亡病。中国教育部司长杨贵仁透露: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二十年内,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也就是说,数十年来中国在奥运、全运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没有相应的惠及民生,反而占用、消耗了巨大资源,有“与民争利”之嫌,这也是中国举国体制最为人诟病之处。

  既然奥运、全运这样的举国体制如此“劳民伤财”,那么国家体育总局将其取消转而投入在全民健身领域,岂不是一条显而易见的“正确道路”?这样的结论未免失之于简单化和理想化,无论是从历史渊源、现实状况还是复杂的中国国情出发,中国体育制度的改革,绝非非此即彼、一蹴而就这样简单。

  首先奥运、全运举国体制的存在,是与中国现行的整体政经体制密不可分的,它只是巨大国家机器中的一个链条。政府考核国家体育局、国家体育局考核地方体育局的核心是奥运会和全运会的成绩,这就决定了他们会将主要资源和精力放在奥运、全运的举国体制上去。全民健身虽然也是各级体育局的工作之一,但由于考核目标不明、奖惩力度不大,无法从政策上引导他们向全民健身领域倾斜。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是“屁股决定脑袋”,这背后的规则则是“利益决定选择”。一位地方体育局官员说:“我们全民健身搞得全国第一,但全运会或奥运会拿不到一枚金牌,就是失职,就得下课。在我们体育人的眼里,金牌是要大于健身的,这是我们考核系统决定的,外界不会理解……”因此,将体育体制改革举步不前的原因全部归结于地方体育局或者国家体育局“拜金(牌)”思想作祟,并非客观公道之举。在现有政经体制下谈废除全运,只不过是个缘木求鱼的伪命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